文/王裕仁

愛,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付出的是否真是對方所要的愛,不管是在親子、伴侶、朋友間各種的關係裡,尤其當我們熱切付出時,結果卻未必盡如人意。更有甚者,我們不知道如何愛自己,當我們用盡一切方法以為對自己好的時候,卻還是跌落在無止盡的空虛和不滿足中。

愛也可以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如果你曾看過母親摟抱初生嬰兒時,眼中散發的光輝,你會知道那就是愛,不用言語、不用任何說明,愛已經傳遞。或者,當我們決定放自己一馬,不把自己逼到死路上的時候,我們就是在善待自己,愛自己。

正因為如此,愛向來是需要冒險的,需要去嘗試,也可能受傷。每個人在學會愛這件事上所經歷的風景可能是非常不同的,然而,最後的終點卻是一樣的,我們必先學會如何愛自己,才有能力去好好愛人。

同時,愛也有千百種形式,相對地,傷害也有千百種形式。早年的遺棄不管原因為何,對孩子總是一種傷害,雖然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話「這都是為了孩子好,因為他/她跟著我不會有好日子。」且不管事實真相如何,有時愛也可能是一種傷害。有人以愛之名傷人,有人在愛的名義下受傷。

所幸,愛的力量總大過於傷害的力量,而傷害有時教會了我們另一種愛的可能,也就是寬恕與體諒。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在社會上仍可以常常感受到愛,雖然免不了還是有一堆狗屁倒灶的事,但因為有愛,讓我們能夠持續去面對或減少這些傷害。

愛,不管愛人或愛己,既是一股天生而來的能量,也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如何學習愛,可以說是一件既簡單偏又複雜,但卻是非常重要的事,而絢慧這本新書,無疑地,在「愛的本質」以及「如何學習愛」這兩件事上,做了很棒的註解。

我和絢慧的相遇以及認識,是在就讀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的時候。當時她已是個小有名氣的作家,偏偏我孤陋寡聞,在認識她之後,才陸續由身邊的人知道她寫過的書,以及她帶給讀者的影響。或許也因為這樣,我從一開始認識的她,便沒有那些所謂的光環、身分或其他立足在社會上可能需要的表徵,而是純粹的她。

在研究所幾年的相處下來,我感受到她的體貼,總是不忘在同學生日時,準備個小蛋糕讓大家可以一起幫他/她慶生,共享這份快樂。在助人專業的這個學習歷程裡,我更可以感覺到她持續存在的熱情和執著,從而產出源源不絕的療癒力量。然而,我也留意到在她眼中偶爾閃過的倔強和孤寂,裡面好像有好多好多的故事。在我們逐漸熟稔之後,我開始知道一些屬於她的故事,每個片段都是強烈又讓人心疼的,更和我自己的生命經歷有極大的不同。

我是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而絢慧卻是從愛的失落裡成長。換作是我,我無法想像自己是否熬得過來,更遑論還有餘力去付出愛,然而,她卻一一辦到了。這份面對生命苦難的勇氣是我難望其項背的,而今,她更展現了另一份勇氣,把這些走過的灰暗呈現出來。我相信那是因為現在的她,已經能夠面對小房間裡那個「舊我」的死屍,所以無懼,這樣的勇氣更令我動容。愛自己的過程中,免不了總要面對過去的崎嶇,也唯有坦然的接納,才能真正走向與自己的和好;愛也才能發芽茁壯,而不只是風中浮萍,承不起生命的挑戰與重量。

在絢慧過去的書裡,經常可以看到一幅幅愛的風貌,尤其是在臨終關懷的場域裡,在在令人動容。在生命最靠近終點的地方,很多事物都被壓縮,包括愛,留下的也許是最純粹的部分,然而有時難免仍有遺憾。試想,若這份愛可以來得更早一些,生命將可以更早被疼惜,而我看到的絢慧也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讓人與人的愛可以來得更及時。

最好的例子,就是從這本書裡看到她從愛自己出發,在撫平過去的傷痛同時,進而散發出更不同於過往的愛之力量與熱度。套用武俠小說裡的概念,在絢慧生命早期裡的空,在被她掌握之後,轉化成一種更能傾聽、更能感受對愛的需要的能力,也因此更能發出呼應。

這次我有幸在此書上市之前先一睹為快,從絢慧娓娓道來的歷程中,我看到一段她與自己不斷和好的過程。縱使沿途滿是荊棘,但沒有讓她停下來腳步,而是選擇繼續向前走,且希望能發散這份得來不易的愛。所以,若您也在尋找或想認識什麼叫做愛,或您已在愛裡而希望能更進一步,愛得更貼近,請容我誠摯地向您推薦本書,不只是以絢慧好友的角色發聲,同時也是以一個學習如何愛的人的立場邀請您共享。

因愛誕生——一段父親帶我回家的路

★原文刊載於《因愛誕生——一段父親帶我回家的路》一書推薦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