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墓園的男孩新書banner  

文/鍾文音(作家)

愛情的題材,總是開挖不絕。當我們以為愛情走到盡頭時,它卻能絕處逢生,千變萬化。

《隔壁墓園的男孩》為我們重新找回死去的愛情,找回傷心過後的人生依然可以更精彩。讀《隔壁墓園的男孩》肯定可以獲得愉悅,且信心倍增,讓我們明白每個生命的轉彎處都有未知的主角等著我們去配對、都有未知的劇情等著我們去演出。《隔壁墓園的男孩》讓我聯想起《舊約聖經》的雅歌:「冬天結束了,雨季走了,百花又出現在大地上。歌唱的季節來了,開滿花的葡萄樹香氣四溢,快起來!我美麗的愛人,跟我走吧。」這本小說,就是這種氛圍,在百無聊賴的日常之後,人生與愛情也將如季節翻轉。

原本墓園是死亡的流刑地,在這本書裡竟成了愛神丘比特發箭之處。當然作者賦予了一個不同通俗愛情可能掉入的一般視野:作者讓守寡的年輕婦人在墓園裡竟是對著墓碑產生憤恨情緒,而非是自我憐憫,這是頗特別的小說切入點。(不以死者為大的傷心書寫,反以活者的餘生為切入重點,此讓這本小說有了很獨特的敘述角度。)

愛情雖然美妙,但千萬不要隨意搖醒愛情,除非它來了。

《隔壁墓園的男孩》裡的戀人搖晃愛情之前,都經過一段極為寂寞的孤獨旅程:女人是沒有小孩的年輕寡婦,在圖書館工作,死了丈夫,一年來常徘徊墓園,不斷地想著過去;男人是在墓園旁耕耘的酪農,渾身沾著牛棚氣味,死了老媽後,成了又孤獨又忙碌的人。兩個孤獨的人在墓園相遇了,在愛情該來的時候,他們搖晃了愛情。作者卡特琳娜巧妙地運用「雙聲帶」的平行書寫,女聲之後是男腔,都以「我」來作為主述,因此展現了許多「心音」,寫來十分入骨真實,作者筆鋒犀利,文字俏皮,思考活潑,許多時候讀來常讓人發噱,彷彿有個鏡頭分別對準了這對男女,他們各自在舞台裡展演獨白,寫出了愛情王國裡男女思考的種種差異。使得通俗的愛情劇挖進了心的深度,寫實之餘,頗堪咀嚼玩味。

結尾更是讓我捧腹大笑,老覺得不可思議。如何不可思議呢?這對男女原本是相愛的(且性事上十分契合),但因為女的喜歡藝文,男的卻喜歡牧場生活,彼此相愛,卻難相處,在無法忍受彼此生活的差異下而以分手結束,本以為小說至此要結束了,哪裡知道故事一轉,女的打電話給男的(而男的已然和另個女人為了生活安穩而結了婚),她希望懷有男人的種……。「請你過來跟我最後一次上床。」女人說。

這結尾我以為是太奇異了,這有點像西方版的張愛玲:其筆下的女人,可以在愛情幻滅後,重新找到人生的定錨。這是女人在愛情裡的奇異智慧,也就是我說的可以絕處逢生,我以為這本小說是正面的,是光明的。失去不必然是結束,死去也未必不再擁有,重點是要保有對愛情的感覺與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渴望。

這本小說也許可以幫許多孤枕難眠的男女點亮心中的愛火,也讓浮世男女以為死亡或分手都不是悲劇,這只是人生的某種劇情。真正的悲劇是:自此不敢再愛,不敢再擁有,不敢再享受……失去只是預告下一次的擁有。這也讓我思考著: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一些不可能有結局的愛情故事呢?是否是因為在不可能裡往往看見了最真實的自我?在追逐愛情的過程,讓我們看見內心有著什麼在燃燒著。《隔壁墓園的男孩》燒出了女人覺知自己想成為母親的渴望,燃出了男人既渴求安定又渴望激情的矛盾。

而愛的陰暗面往往是幽默的,我非常相信這一點,尤其在讀了《隔壁墓園的男孩》之後,這也是我讀這本書的愉悅之處:幽默(自嘲)的背後往往襯出了相愛與相處兩相掙扎的無奈。

★原文刊載於《隔壁墓園的男孩》推薦序

隔壁墓園的男孩(Grabben I Graven Bredvi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