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明賢(台大財務金融系教授)

是的,金錢不是萬能。它無法買回你的青春,買回你的健康。但是金錢也不是一無是處。就如同台東的陳樹菊女士,把她辛苦賣菜所賺來的錢、捐給學校,圖書館和醫院;幫助一些亟需幫助的人;這是近年來最溫暖台灣人心的故事。

我在台大財金系開了一門新生入門的課;在學生進入大學之初,幫助學生進行生涯規畫和釐訂正確的大學學習目標。第一堂課,我要每位學生就目前的狀況,說出他們想要的未來生涯。不意外地,很多學生誠實說出他們希望在未來能賺很多的錢。我反問他們,是不是找個高薪的工作,擁有很多錢,人生的問題就能解決?我也提醒他們,人辛苦工作賺錢,是為了讓自己有機會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工作賺錢只是我們的工具,不是目的。可是我們會看到很多人,過度誤解金錢的角色;甚至願意為了追求金錢,犧牲原已擁有好的健康,生活,甚或生命。

人的一生和金錢脫不了關係。幾乎從一出生開始,最重要的里程碑如養育教育,結婚生子,成家立業,疾病救難,退休養老,都需要用金錢去完成它們。金錢無時無刻在日常生活中出現,因此有不少人錯誤理解金錢在生命中的重要性,甚至讓金錢主宰我們的價值與生命。我們周遭都認識一些人日夜為金錢而煩惱;出乎意料之外的,很多人並不是想像中貧乏之人。例如,許多年輕人,可能受了商品行銷影響,猛刷信用卡,購買不是非常迫切的名牌商品。甚至為了這些消費,鋌而走險,違法犯紀。一對年輕夫妻在不考慮財務能力的狀況下,爭相購買昂貴房地產,之後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家庭失和,更可能在金融風暴中,資產貶值、甚至破產而遭法拍。這些故事真正的癥結,可能在於他們受制於現實社會中似是而非、道聽塗說的金錢觀與消費態度,並讓他們深陷財務泥淖。

何奈克女士(Jane  Honeck)所寫的另類理財書(可能會讓一些人失望,它不是教你如何賺更多錢)——《愛錢》(The  Problem  with  Money?  It's not  about  the  Money!)——點清我們許多人在解決財務問題中,最重要但也最常被忽略的關鍵,就是檢驗自己理財和消費的觀念,也就是自己的金錢觀。何奈克女士在多年的理財諮詢顧問生涯中,發現許多人遭遇財務困境的原因,不是金錢入不敷出,而是受限於一些未經檢驗、似是而非的金錢觀與消費態度。何奈克女士認為,要真正解決個人或家庭的財務問題,最核心的步驟就是當金錢真正的主人,檢驗自己的金錢觀是否合乎自己的需求,自己是否將金錢放在適當的地位。這本書提出詳盡步驟,幫你檢驗並發現自己真正的金錢觀;整個過程有點像解剖自己,並發現自己的長年沉疴,過程可能有點不好受。

我是一個教財務金融的教授,但是我太太常笑我是一個不能以身作則、非常懶於理財的人,怎麼能當一個好教授?不錯,我除了自住的房子外,將絕大部分的積蓄放在利息很低的帳戶中。我總是會解釋,現在我的生活重心在於學校的教研工作,以及家庭生活,我們並不缺錢,靠投資理財增加財富對我們沒有太多意義,不需再為增加金錢而煩惱。我當然也不希望因為自己理財不當,或承擔過多風險,而失去目前已經擁有的美好生活方式。我決意當金錢真正的主人。

世界首富之一的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先生,雖然富可敵國,但決定將他累積的財富的絕大部分,捐出做公益;而他自己卻滿足於恬淡簡樸的生活方式。以有史以來最年輕、34歲就邁入富比士美國億萬富豪排行榜的天然氣交易王子約翰‧阿諾(John  D. Arnold)先生,決定在38歲退休,跟他的夫人過著致力於公益的低調生活。他們共通的特點是認真工作生活,創造及累積了令人稱羨的財富;但是他們也讓全世界知道他們才是金錢的主人,也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他們也把金錢放在最應該放的地方。

最後,我希望開始給我們下一代一個好的金錢教育:告訴我們的小孩:錢不是萬靈丹,也並非罪惡的淵藪。讓我們教下一代,什麼是正確的金錢觀,以及如何真正做錢的主人。讓金錢不但能幫助我們完成美好的生活,也可以讓世界成為更好的地方。

★摘自會計師、個人理財專家:珍.何奈克(Jane Honeck)最新作品《愛錢》推薦序

愛錢(The Problem with Money? It’s Not About the Mone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