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候,我家對面開了一家新的髮廊,誌慶的大紅綵球高高掛、賀喜的綠色植栽排滿了街口,而嶄新的招牌上下左右寫了四個大字「香港九龍」。
這件事情讓我既興奮又狐疑,興奮的是以後就不必為了剪頭髮,在市中心繞圈圈找停車位了,狐疑的是港仔師傅怎麼會淪落到這城市的近郊開業呢?他的手藝可以信任嗎?「淪落」二字浮上時,我立刻笑自己的偏頗,若你是大和尚,不一定要待在別人的大廟,自己有光,窮鄉僻壤也能另創一個格局。
這樣想著,我就興沖沖的下樓剪髮了。
前腳才進門,一個拿著毛巾的男子,還有正在幫客人燙髮的女子,同時轉過頭來對我燦笑,大聲說「歡迎光臨!」那口音立刻露餡,哪裡是港仔,這分分明明,根本就是原住民啊!
原來這是一對原住民夫妻,老公洗頭、老婆燙髮。我瞇著豆眼掃了一遍髮廊,彷彿穿過多啦A夢的任意門,回到了高中時代剪學生頭的場景。
可我這人就是臉皮薄,明知道美醜交關,卻拉不下臉逃出去。接下來那個過程,我就像坐在刑椅上,大朵泡沫一再掉到正閱讀的雜誌上、洗髮水沿著後頸流下,師傅完全沒有將頭髮用小夾子分區,豪放的一大把頭髮抓起來就修剪、打薄――非常的原始、率性且粗獷,歷時僅半小時。我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悲傷且無奈,就在那一瞬間,我明白了門外招牌上「香港九龍」那四個字叫做「文案」。
多年編輯,有部分時刻,咱們幹的就是這一檔事嗎?
讀者把書看完(或看不完)之後的臉,也像鏡中的自己這樣悲傷無奈嗎?
別人做的叫廣告不實,自己操作的就叫令人激賞的創意嗎?

半個月後,我頂著那頭還沒長齊的參差短髮,有一天回家時遠遠的看著那髮廊招牌(事實上,後來我都盡量繞路走,深怕被老闆逮到),豆腐方塊的四個字,寫的哪裡是「香港九龍」,換個方向讀,喔,原來是「香九港龍」啊。 (文/牛小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