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某節墊檔新聞中出現了這樣一個場景:孤伶伶的畫面浪蕩在寬廣的馬路邊緣,那是一副全然的冬季向晚即景。

不知何故,女記者的聲音隨著刺骨的冷風越發激昂,吸引了正在扒飯的我的注意。

鏡頭轉進一間黑壓壓的小店鋪,喔,原來女記者要介紹一間新開幕(老店新裝)、又好吃又便宜(相較於乾杯系列)、地點極佳不必排隊(但很隱密)的串燒專門店。

(她的聲音如此高亢,可能是飢餓分泌出的興奮酵素所致……)

其實這樣的廣告新聞比比皆是,聚眾效果有限。

女記者在串燒店中隨機逮到了幾個上門顧客,拉拉雜雜的詢問著「這間店你第幾次來呀?」、「為什麼會來呀?」或「最喜歡哪一道料理呀?」、「口味如何呀?」這類的話題。當然,顧客的回答就是如你我想像的那樣,而且搞得受訪者好像和記者串通好,沒有說出任何對店家而言的負面字眼。

接著,最後一位受訪者現身,他讓我丟下了手中的免洗筷,揉揉眼睛探個究竟。

很多事物都有隱喻,尤以小說。其中一種小說類型是:替換了一些人事時地物的名稱,再賦予一個「似曾相識」的「新鮮」生命。

此類小說最吸引讀者注意的是將一部分或全部的人名和地名「抽出」並加以「重塑」,然後改成「你看得懂、了解」的「真實虛構故事」;姑且不論小說家的原始用意或那些無可厚非的時代因素,在閱讀文本的同時,往往會讓人感覺,小說家怎麼成為小說的一部分呀?

小說家寫小說,也寫自己。無論是切身的或事不關己的內容,有「慧根」的小說家總能化身為「文筆」,在某個文章段落「現身」,讓讀者「會心一笑」——啊,○○○你又出現啦!

我仔細一瞧,沒錯,他是小說家駱以軍,但錯的是,不,應該說莞爾的是,出現在鏡頭前的,確確實實是駱以軍本人,但嵌在他身旁的卻是大大的「消費者」三個字,就頗令人玩味了:難道層級分明的新聞從業人員,過帶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發現這位「消費者」就是「駱以軍」?

(其實我想的是,真是時也命也!駱以軍可能萬萬沒想到買個東西吃也會被嗅覺靈敏的記者「捕獲」,徹徹底底實踐了「抽出重塑」!原來小說家也有被別人寫入的一天,但這回寫手可不是他,他意外成為別人故事中的隱喻!)

如果小說家有意隱姓埋名,這又是另一個解釋了。

(文/BonB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