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期文章:201007 (25)
- Jul 30 Fri 2010 10:41
把妳生回來(Small Miracles)
- Jul 29 Thu 2010 18:00
2010.07佈告——07/30(五)于美人、鄭弘儀、劉梓潔談《父後七日》
- Jul 29 Thu 2010 10:22
2010.07佈告——聽吳若權V.S.徐正雄談他的溫泉鄉的那卡西媽媽
一本兒子為母親寫下的人生回憶!
一個在那卡西走唱大半生的叛逆女子!
「媽媽的人生,比一部八點檔連續劇還精采,但對我來說,她卻像是穿插在連續劇之間的廣告。是母親的瀆職,讓我小小年紀,就必須開始照顧自己,甚至,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扛下家中數百萬的債務……但,要不是母親的瀆職,今天的我,可能仍然是溫室裡一隻愛撒嬌的貓,永遠無法從挫折和創傷中,得到智慧與勇氣!」。歡迎收聽主持人吳若權跟作者徐正雄暢談媽媽的精彩人生故事!
中廣流行網吳若權的專訪:
時間:7/29(四)的16:00~17:00,
- Jul 28 Wed 2010 11:03
你好,我是你的編輯
文/年子
○○你好,我是負責你新書的編輯年子……
每次只要負責本土作家的書籍,總免不了會有直接寫信或電話,跟作者聯絡溝通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先寫一封這般的信打個招呼。
因為以前的工作都負責圖文書、影劇書為多,作者的年齡層似乎都和自己比較接近,很多還是說話無厘頭的「肖年郎」啊!所以寫信時,都會出現不少的「喔」、「唷」、「ㄋㄟ」、「呵呵」、「哈哈」之類的歡樂詞彙,最後甚至跟作者成了工作以外的好朋友。
- Jul 27 Tue 2010 17:23
羅毓嘉「嬰兒宇宙」新書座談會
- Jul 27 Tue 2010 12:05
老師最貼心的畢業贈禮
學校對很多孩子來說,是家庭以外所接觸到的第一個陌生環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位老師若能建立孩子對學校的信心和安全感,培養他對學習的興趣與好奇,就是一位最棒的老師……
阿米兒的啟蒙教育中,除了H老師之外,還有一位R老師也是他的最愛。
- Jul 26 Mon 2010 11:41
男孩路五十六號――羅毓嘉與他的嬰兒宇宙
文/凌性傑(詩人、建國中學國文科教師)
我一直有種錯覺,羅毓嘉是不會哭的。每次見他,總是笑得開懷,用自己的身體尤其是私密處開些無傷大雅的玩笑。說完了總是他自己先笑,我們才跟著一起笑。在我的印象中,他一直是被嬌寵的。師友寵他愛他就算了,就連小他幾屆的,也對他溫暖照護有加。或許因為他是那種無害動物,不失其赤子之心,才能受到這麼多的眷顧。好像只要他開口說要,別人肯定無法拒絕。他的嘴甜令我神智恍惚,一時不慎答應幫他寫序。這兩年來,每次與他相遇,他就朝我大喊親愛的,那甜膩的索討,讓我狼狽得像一個交不出作業的小孩。
毓嘉的十六歲到十八歲,在南海路五十六號裡度過。或許那時他曾經遭受過現實的風雨,自我與世界之間也有了罅隙。我不太明白,他一路到底經歷了什麼,又是如何挺過來的。唯一知道的是,他對文學的熱情、對愛的渴望,未曾一日稍減。我看到這些南海路出身的男孩,受到世俗肯定之際,總不忘回顧這座校園帶給他們的青春洗禮。毓嘉亦是如此,他近年來擒獲幾座文學大獎,得獎感言總會提到建中的紅樓詩社。那莫失莫忘的成長經驗,成為深刻的銘記,讓他們能夠更勇敢的走向未知,見識到最廣闊的人生風景。
這真是一個太詭異的存在了。我還沒到建中任教之前,早已經耳聞紅樓詩社的盛名與軼事。在男校成立維持文藝社團,本來就艱困至極。一群大男孩在主流價值中,不因身屬小眾而心灰氣沮,反倒越挫越勇形成一片繁花盛開的景象。不管是創作或朗誦,迭有驚人的的表現。長年照養詩社的呂榮華老師退休那年,社友們在中山堂舉辦朗誦會,既可算是詩社的十六週年慶,也可看作是向榮華老師致上最虔敬的感激。舞台上毓嘉身著一襲白衣,朗誦我的〈螢火蟲之夢〉,風采翩翩煞是亮眼。我在台下看著他兀自發光,彷彿交換了一些生命的祕密。
在建中任教以來,我看見過許多青春的身影,有狂也有狷。恃才傲物、逞才使氣,是許多人的通病。那些目高於頂的人,常令我感到不耐。當他們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的同時,其實正在被智慧與真理遺棄。毓嘉可說是詩情早慧,然而在他身上卻找不到一絲一毫的傲氣。即使偶爾任性了些、驕縱了些,那也只是因為他是真誠的。我很欣賞他在台大文學獎中毫不遮掩的睥睨姿態,以一題(二十自述)三式(詩、散文、小說),顯露自己的才華。毓嘉這麼做,不僅是形式,同時也是意義的追求。我想,真正的天才,總是要一再地逾越,突破現實中的種種不可能吧。
某日請他吃飯,紅樓詩社師生一行人從南海路出發,穿越植物園到餐廳不過才十分鐘腳程,他沿途抱怨著為什麼不坐計程車。他那久經鍛鍊的身體,讓我懷疑是不是純為裝飾。他說常常幹這樣的事,搭計程車去健身房練身體。我想他的詩非常接近他的體態,結實勻稱,穠纖有度。可貴的是,不以麗質天成而怠惰,不因天賦秀異而自滿。自我的鍛鍊與克制,讓他的才氣可大可久,終於造就了風格與魅力。
- Jul 23 Fri 2010 13:33
靜潔看見幸福微光 與大家分享
※記者會當天來了好多位靜潔的清大資工所的同學,其中還有從武陵高中到清大資工,合照時還不忘將剛買到手的靜潔新書 Show出來喔!謝謝青春無敵、電腦很厲害的優秀同學們!
文/李坤建【中國時報 /新竹報導】
清華大學資工研究所二年級視障學生莊靜潔,擁有一雙大眼睛、長相清秀甜美,視力卻只有0.02。
幾近全盲的她,憑著不服輸的超強毅力,從小到大功課始終名列前茅。莊靜潔十九日在清大發表「點亮幸福微光」新書,她最大的希望,就是大家能看得見她在微光中追求幸福的勇氣。
莊靜潔從小就是資優生,十三歲那年,因一場意外車禍,被醫師診斷出罹患罕見的「少年型視網膜黃斑部病變」,視力嚴重退化,變成一名上課完全要靠放大鏡跟望遠鏡的重度視障生。
- Jul 22 Thu 2010 11:09
狂賀!!《父後七日》榮登博客來2010.07.22即時榜第2名~~
- Jul 22 Thu 2010 10:50
揪團來去跳海
看亞托.帕西里納的《當我們一起跳海》,想到的是同為芬蘭人的阿基.郭利斯馬基的電影。在接近極圈,冰天雪地的凍原中所鍛鍊出來,不管人生中遭遇了多麼荒謬糟糕的局面,當中的人物總是面無表情,淡漠透明的玻璃眼珠裡沒有任何情緒,於是形塑出一種特有的黑色喜劇風格,沒有什麼可以撼動得了此種根深柢固的「冷靜」,即使死亡。
有著高山森林、碧藍湖泊,彷彿風景畫片的人間淨土,近幾年更上演「芬蘭驚艷」的經濟奇蹟,卻依然有著為數不少的人想著自殺。死亡儘管是件極其私密的個人儀式,但在最後關卡總缺少那麼一點勇氣,於是乾脆揪團去死,死前還策劃一趟走到天涯海角的豪華之旅,來到世界的盡頭,等待生命的終結,再完美不過了。
「集體自殺」的題材不乏先例,常見於日本的社會寫實小說,網路上招募來的自殺社群相約樹海深處;又例如英國尼克.宏比的《往下跳》(馥林),4個原不相識的跳樓者相會於命運的屋頂。相較於免不了陰鬱、灰暗的自殺書寫,芬蘭自殺團因其冷靜特質,而能有一種難得明亮的質地。自殺者各展所長:祕書發揮建檔的文書功能,將自殺者分門別類;軍人施展組織能力,保證是一支有紀律的自殺團;旅行社老闆調來總統座椅的大客車,保證一行人可以坐得舒服,再一齊隨車衝向冰冷的北極海底。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唯一無法把持的,是將死之際的求生本能。死亡總在盡頭等著,但生命的歧出就像自殺路線的千迴百繞,待看盡世間美景再說,先不用急著去死。
- Jul 21 Wed 2010 10:19
但是,你知道的
文‧photo/我的貓
看你的信,我想起她。
我很訝異她的形象這麼清晰,那就像昨天一樣。
她是系上的學姊,也是學系的會長,嬌小纖細。開會時,她剛毅,講起話來條理分明,但一轉頭對著你,卻是無數的柔軟,與臉上漾開的笑。
- Jul 20 Tue 2010 13:58
瘋狂心理測驗,偷窺你的「非死不可」指數~~
- Jul 19 Mon 2010 10:00
我只是就寫了
許久未曾談詩了。而談論詩,似乎又比寫詩來得困難一些。
一度以為自己懂得詩,懂得自己。
但我穿梭城市,詰問生命,並試圖將某些難以逼視的片刻凝止在詩句的隻字片語,才知道這些詩,從來並非我能掌握。詩人的工作無異於靈媒,世界在我遙遠的前方鋪排出各種樓閣風景,而我的人生就這樣被它們所役,必須一直、一直在現實與預言中間無止地折返跑。
- Jul 15 Thu 2010 17:53
林榮三文學獎首奬《父後七日》改編電影,勇奪台北電影節雙料大獎~~
8/27全台盛大上映,精彩預告搶先看~~
※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奬、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得主——劉梓潔,首本散文作品!
※同名改編電影《父後七日》,被譽為「台版《送行者》」!
尚未在台上映,國際參展行程就已告滿檔!將在8月27日於全台上映!
- Jul 14 Wed 2010 18:33
黎紫書的文字虐
文/方路(馬來西亞作家)
1.
這本微型小說集,黎紫書以她一貫自剖的殘忍,帶著文字虐的些許快感,真實地為我們表演小說家一身練就的不凡武功。
說殘忍是因為在她筆下的小說,都不會有完美結局,這是她慣性的傾向,她書寫的選擇。如果對上了偏愛口味的讀者,會如獲至寶,如果沒有對上,讀者要自討沒趣,甚至拋書而走。但是,相信黎紫書不會介意這兩種讀者,更希望遇上的是以小說文本平心相對的知心人。我不敢說是她的知心人,可以欣慰的是在細細讀這些創作時,仍能以文相待,雖然她是我多年來相熟的文友和同事,她的文字尚輕易引導我淡忘作者的存在,剩下文字與我獨自相視,在這種情況下,更能分享她在文字虐中的些許快感。
- Jul 14 Wed 2010 17:36
告別
- Jul 13 Tue 2010 10:56
嬰兒宇宙
請吻我,儘管你的眼睛已不在那裡。
笑容轉而闃暗,以至於靜,
打開憂傷的胸廓,你的肋骨是整座鋼琴。
「驚喜推薦一位年輕詩人的作品。可以從中樂見語言的輕盈靈動,揉合青春煩惱於鮮活呼吸、收放自如的小宇宙。」——人間副刊
「那些由迷夢喚起而由理智記下的,是最美的……紀德二十五歲時窺見的創作奧祕,毓嘉必定也了然於心。
- Jul 12 Mon 2010 11:45
點亮幸福微光
- Jul 09 Fri 2010 15:40
2010.06寶瓶暢銷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