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情愛小說天后——貝努娃特.葛胡,最激情的經典之作!
※法國長銷500,000冊!全歐洲狂銷數百萬冊!
※德國銷售突破1000,000冊,蟬聯暢銷排行榜長達106週!
※熱烈行銷全球24國!
法國情愛小說天后——貝努娃特.葛胡,最激情的經典之作!
※法國長銷500,000冊!全歐洲狂銷數百萬冊!
※德國銷售突破1000,000冊,蟬聯暢銷排行榜長達106週!
※熱烈行銷全球24國!
感謝網友們的熱情支持,讓『寶瓶書BAR』的人氣即將邁入500000人次!
現在,『寶瓶書BAR』要尋找4位:「累積人氣:499999、500000、500001、500002」的幸運網友。別忘記仔細核對登入時的累計人氣喔!
辦法非常簡單,只要你進到寶瓶書BAR的頁面時,注意一下右下角的參觀人氣中的「累積人氣」,只要你是第499999、500000、500001、500002人次的網友,當此數字出現時,你就是幸運兒喔,快將螢幕攝取下來(PC請按下鍵盤上的Print Scrn:MAC的朋友請按蘋果鍵+SHIFT+3),註明姓名、地址跟聯絡電話寄到aquarius@udngroup.com,跟小編連絡吧~~~
我們將致贈已改編同名電影、林榮三文學獎首獎作品《父後七日》,作者親筆簽名書喔!!這麼棒的好康,等你囉!
文/老ㄙㄨ
三十秒的預告,該來的還是來了......,請看......
夠認識我的朋友,就會知道老ㄙㄨ其實是一個很低調的人。只要把話題放在我身上,我就會渾身不自在;更不用提我還有嚴重的『鏡頭恐懼症』,凡是拍的每一張照片都被旁人唸到臭頭:「怎麼表情那麼僵硬?......還裝靦腆咧?這慌亂的表情是怎麼回事?」
所以這回收到大愛電視台『悅讀浮世繪』節目的邀約,大家就猜得出到底我有多焦慮了!雖然覺得相當榮幸,但內心深處還是天人交戰了好幾百回合。不過,幾位朋友給了我一些不同的想法:也許藉由我的現身說法,能讓一些家長或老師,對教育有著不一樣的啟發。那麼,走這麼一趟就是值得的了!
除了一聲: 哇哇哇!! 編輯還能說些什麼?! 請看今日中國時報。
今年暑假,華語電影傾巢而出戰況慘烈,最後竄出黑馬的,竟是一部最無明星掛帥的低成本小品。由得獎散文改編的電影《父後七日》,27日上映首日,台北票房坐收81萬,超越日前上映的大陸影史票房冠軍《唐山大地震》,成今年暑假華語片「首日票房冠軍」,讓《戀愛通告》、《近在咫尺》、《愛你一萬年》等偶像作品瞠乎其後。《父後》導演王育麟昨興奮大呼:「幫台灣人出口氣!沒有替台灣丟臉!」
戲院小廳換大廳
《唐山》以67支拷貝在台上映,台北首日票房71萬,《父後》僅有40支拷貝,卻一舉飆到81萬,已有戲院察覺聲勢不凡立即加場,並由小廳換到大廳放映。該片雖以台灣民俗喪葬禮儀為題材,卻因感人口碑傳出,中南部戲院紛紛爭取上映,成為國片中南部比台北放映更熱的少見現象。預估,中南部票房應是台北1.2至1.5倍,因此全台首日票房可能已達兩百萬。片子雖是父喪題材,但觀眾不畏禁忌,帶著父母闔家觀賞,看完還兩代討論交流。
副導妻哭得角色
文/瑪莉貝絲‧哈瑞老師(美國巴市市立學院親職教育課程專職老師)
巴沙迪那市(Pasadena)的親職教育課程是加州歷史最悠久的親職教育課程,它是洛克菲勒基金會(Laura Spelman Rockefeller Foundation)在一九二六年分別撥款給加州大學與加州教育部以設立兒童福利機構與親職教育的課程。勞斯博士(Gertrude Laws)是該基金的受益人之一,她在加州大學修完親子關係的博士學位之後與當時親職育課程的負責人托爾茲醫師Herbert R. Stolz,以及她的好友該茲曼Pauline Gartzmann三人,在一九三三年開始了位於巴市的第一間親子觀察教室。
位於加州理工學院的土得曼公園是當時稱之為「遊戲團體」的第一間親子觀察教室。一九四三年巴市學區的親職教育部正式將「遊戲團體」正名為「家長研究室」,負責的老師稱之為「遊戲團體領袖」,此課程到如今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
自成立以來,親職教育已成為加州政府不可或缺的教育計劃之一。親職教育的目的在於幫助家長成為兒女最初與最具影響力的啟蒙老師,並強調家長在幫助孩子融入學校環境與教育角色的重要性。
親職課程的目標在於:
※期待多時的「父後七日」電影終將於明天(8/27)全省上映了!
※梓潔,加油~《父後七日》真的很棒!!新書上市才短短三週,已經一再緊急再版超過20000本了!
文/劉梓潔
最後一天,決定來爆料了。
為什麼會有父後七日的散文?
其實是,在那七日中的某一日,葬儀社來討論告別式中長男要誦讀的「祭文」
曾以《希望教室——教孩子一生最受用的36種能力》驚豔無數老師與父母的power老師,這次的新作《讓孩子潛能大大發光》以他最平實,卻又最不凡的用心,寫下每一篇。在教育最前線,我們看見一位最不凡的老師。一個小處罰,感動到孩子掉淚,一句鼓勵的話,帶給孩子前所未有的改變。他更是最「懂」孩子,最擅長「激勵」孩子的老師。有了他,父母放心把孩子交給他,有了他,全台老師都向他取經。他是power老師‧蘇明進。
中廣吳淡如的專訪:
時間:8/26(四)的10:00~11:00
書名:讓孩子潛能大大發光
節目名稱:幸福好時光
主持人:吳淡如小姐
文/蘇絢慧
拿到這本書(《把妳生回來》)的時候,好友正經歷到因為生產生死一瞬間的經歷,再晚一點,孩子就可能在腹中死亡,或是她死亡。我對好友說,妳一定嚇壞了!她說:真的很可怕,嚇到了。
這是萬幸。但讓我深刻的體會到,生命是一份恩典,而母親能平安將孩子誕生下來更是恩典中的恩典。從懷孕,到分娩的過程,每一個關鍵都可能失去孩子。
失去孩子,是很沉重的傷。而每個失去孩子的母親,都經歷過驚駭的過程,在身心靈上,都留下難以癒合的傷口,及強烈的痛楚。
※謝謝「中時‧ 開卷周報」的精心安排,讓華文創作作家跟台灣小鎮的朋友有場美麗的相遇!
主題:我的鄉野,我的寫作
主講人:作家 甘耀明
地點:苗栗新屋鄉立圖書館
講座時間:2010年7月24日(周六)下午
★快看看甘耀明演講的精采內容摘要--
今天的講座能來到新屋鄉,其實我真的滿高興的。因為我的祖先100年前從大陸搭船來台灣,在海上遇到颱風,向恩主公乞求能平安渡過黑水溝,最後就是從新屋上岸。他們一步一腳印爬到龍潭,再一路向南到新竹,最後落腳在苗栗的獅潭,那便是我出生的地方。
「一段背景懸殊的愛情,到底能不能繼續?你又是否願意用一輩子去守候一段沒有未來的祕密戀情?這部小說讓你不住地對自己提問:愛情到底是什麼?然而,它卻讓你不可抑止地渴望,想回到愛情的原點,想再一次擁抱愛!」——《ELLE》雜誌書評
由《香水》編劇安德魯.柏金自編自導成知名電影《激情海岸》,精彩動人的原著小說《如果你不再為我心跳》(Les Vaisseaux du Coeur)即將由寶瓶文化出版。書未上市,先看看電影片段囉!
★《如果你不再為我心跳》(Les Vaisseaux du coeur) 搶先看 PART Ⅰ~~
1高文
文/孫蓉華【聯合報】
「沒有一個孩子是壞的,他們只是需要被『懂』」台中縣大元國小老師蘇明進永遠記得他初為人師時,從一名小四學生身上學到的經驗,他自認是全心的付出,試著去體諒孩子的心情,但他得到的是挑釁與不甘的眼神,當時他不懂原因,直到自己服兵役有類似的經驗後才懂得。
蘇明進說,他服兵役時,是小小的二等兵,面對不合理的要求,他才明白當年那孩子的眼神,是「只能用眼神來反抗」的無奈。他遺憾地說,「那時他不懂得,沒有用對方法,現在他較有把握可以把『壞』孩子帶好。」
▲特別感謝曾家尉同學協助製作
文/洪榮良【武陵高中老師】
去年暑假,靜潔跟我說她有出書計畫,期待許久,書終於問世了……
靜潔是在高二下學期由三類組轉二類組時,轉到我班上;原本主任跟我說要將靜潔轉到我班上時,我考慮了許久,最主要的還是擔心照顧不了。記得開學第一天,靜潔到我班上時,跟一般人一樣,不敢相信眼前這位大眼美女會是視障生。靜潔樂觀積極,待人隨和,在班上人緣很好;出乎意料的,靜潔相當獨立,完全不需我額外費心照顧。
靜潔的座位,永遠在講桌前的第四排第一個,她自己準備了一個檯燈放桌上。上課時,她會用放大鏡看已經放大過的講義,用望遠鏡看黑板上老師刻意放大的板書。她永遠那麼認真,並不因為她的眼睛而要求過任何特殊的待遇。她要花別人數倍的時間念書,但她從不在人前喊累;也因此,她的睡眠時間比別人都短,對她僅剩的微弱視力也造成某種程度的傷害。可是,她卻說她想用僅剩的視力去看她想看的書,多麼令人心疼的孩子。記得有一次她因去醫院請假,我擔心她缺課接不上進度,隔天在辦公室幫她補課。她對數學的理解能力真的很強,每個題目,我只要說明觀念,她幾乎就可以做得出來,而且解題的速度超快。她的成績總維持在班上前三名,相對於其他學生,她付出的努力更令人佩服。常感嘆為什麼這樣一個優秀的學生會有這樣的命運?真是造化弄人。
當孩子1歲多,她和孩子一起上學。
他們共享表達課、禮貌課、社交課、生命課、創意課、分享課、小農夫課。
1000堂的課程,孩子更了解自己的潛能,也更自信,更勇於接受挑戰。
對她來說,那更是一段無可取代的溫馨親子時光。
文/老人茶
這本書,光聽到書名就感受到好巨大關於失去的哀傷情緒。這是一本寫給失去孩子的父母之書,也是一本教人如何處理「失去」的情緒指南。在生活周遭,若有人失去寶寶了,常聽到什麼樣的安慰話語?「沒關係,你還年輕,再生就好了」「下次再小心一點就好了」……這些正面卻空泛的安慰話語聽在已經「失去」的父母耳中,會不會是另一種無聲的創傷?
《把妳生回來》,乍看之下會以為這是一部「小說」,但其實不是,它分享了許多人的真實故事,可說是一本療癒之書。原來作者聽到了這些屬於暗夜的哭聲,感受到這些沉重卻不知如何處理的哀傷情緒,她將自身的創傷經歷寫下來,希望多少能夠幫助其他擁有相同傷痛的人去真實面對他們的情緒、妥善照料自己的傷口。
失去父母的小孩稱之為「孤兒」,但是,失去小孩的父母卻找不到任何詞來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