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好書推薦]
詩人眼中的黑與光
評《島嶼女生的非洲時光》林怡翠著
應鳳凰(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副教授)
一個年輕、愛寫詩的台灣女孩,三年多來體驗非洲生活的札記隨筆,串連出這本可讀性高、清新可人的散文集。場景是現今非洲大陸黑色文明,我們在作者清暢的文字裡穿梭,閱讀著遙遠又陌生的景觀與人物:寂靜的吊刑台、石頭與野花、布希曼人與羚羊。除了曼德拉太太、黑鳥白鳥,還有秋草的天空、沙漠中華麗的歌台舞榭、上空女郎的微笑。
固然因地景陌生,全書透著異國情調,但畫面裡人物的微笑,絕不如我們想像中單純。黑色文明交織著白色野蠻,新社會保留著舊迷信與老風俗,初生的民主政治參雜著種族仇恨與歧視。本書既非一般旅遊書,所以會看到一群飢餓兒童在金漆大門外搶奪食物的畫面。同時意識到,表面上種族不再隔離,似乎平等了,但黑人和白人同樣面臨恐懼:前者恐懼貧苦、飢餓和寒凍,後者恐懼搶劫、強暴等殖民地的黑色復仇。非洲舞榭「上空女郎」之外,更多的是嘸育過多嬰孩的乳房──「乾癟的,尖尖下垂,像是兩只脫水的長型瓜類」。作者敘述筆法如鷹眼般準確傳神。
作者像是有意在書名上敷了層煙霧。但書中「詩人與獵人」明顯並非兩種人,比較像是作者的「第一人稱」,一人飾兩角,擺明作者在非洲大地「寫詩兼打獵」的用心:用筆記電腦寫一系列散文,用數位鏡頭獵取特殊景觀。自序標題「善詩善戰」,同時透露島嶼女子的銳利眼光,以及字裡行間溢出的滿滿自信。為免讀者誤會,內文加緊解釋:「這大地之上,確實有著善詩善戰的歷史,和善戰善詩的民族。」
誰說沒有。島嶼民族和非洲民族一樣,有同樣「豐沛」同樣痛苦的被殖民歷史。兩地同樣有「各種矛盾並存」的族群政治,來自西方經濟強國與強勢文化的介入。兩片土地上的人民,同樣面臨歷史的十字路口,急如熱鍋螞蟻般轉來轉去,不知往哪裡去才是幸福的國家道路。也因此,這本從島嶼女子的眼睛看去,一句一句認真寫出的非洲時光,便有了可親的著力點,很快觸動我們敏感的閱讀神經。因為同病所以相憐,因為都有「善詩善戰」的特質,所以島嶼女子並不把非洲風物的旅遊書寫,當成一種商品、一種賣點,將非洲人民寫成貧窮、疾病、孤苦的可憐蟲。
非洲草原拓寬了島嶼女子的心胸,四處遊走的經歷拉長了詩人的視野,讀者能充分享受這本知性的非洲之旅,不只因為作者很花了時間書寫他們的歷史、文化、音樂和戲劇,更因為她用誠懇的態度、接納不同族群開放的心,才讓我們同樣聆聽到非洲大地擴張、起伏的胸臆鼓跳。
喜歡文字裡流露的誠懇。這是我們從這本書裡讀到非洲混亂的歷史之外,還聽見草原大地的呼吸、感知深沉的人文狀態最重要的緣由。 【2007-12-09/聯合報/E5版/閱讀新樂園/第802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