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熱血推薦 (36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南極游泳
◆黃煜晏到南極一馬當先跳「海」,體驗酷寒,五秒鐘就跳上岸,體會病人即將截肢的感受。

文╱林思宇(聯合報)

曾到非洲行醫,得了五次瘧疾的馬偕醫院家醫科醫師黃煜晏,四年前用醫術和魔術繼續勇闖南美洲,透過冒險體會患者罹病心情。

寶瓶文化昨天舉行「南美大暴走」新書發表會,七年級生的黃煜晏寫下他在南美洲一○九天的冒險奇遇。

為體驗極凍的刺激,黃煜晏某日在南極,竟一股腦兒跳進酷寒的海水裡,瞬間感覺全身被幾千萬支針扎身,腦袋一片空白兩秒鐘,感覺快被截肢,讓他深刻體會到截肢患者身上的痛楚。

背上行囊,黃煜晏前往很多人一輩子都難以親近的國度。因為學醫,讓他在旅途上可以救人,但也知道身體極限。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黃煜晏 (藝人‧醫師‧魔術師‧勵志講師‧作家‧街頭表演者)

里約警察局 ◆在遭遇搶劫之後,即使知道找回失物的機率渺茫,我還是到當地的警察局做了筆錄。「給我你的錢!」他用英文急促地說,眼神兇狠得像隨時可以把人的生命終結。看到頂著我腹部的藍波刀……

這天晚上,我參加完活動,獨自搭乘公車回旅館。下車的公車站牌離青年旅館約十五分鐘的步程,是一條大馬路,所以儘管治安不好,但我並不害怕獨行

街頭搶案司空見慣
安慰自己小命還在
走沒多久,突然有個二十出頭的黑人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問我:「現在幾點?」

「現在?九點多接近十點。」我看了一下手機。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哇~~是獅子老師新書《在琴鍵上學自信》封面上,那個可愛的小男孩謙謙耶!
謝謝謙謙媽提供給這段謙謙認真又精彩的演奏!

文/謙謙媽媽

在謙謙還沒成為獅子老師的學生前,我已經是老師的忠實讀者,讀她的部落格,也讀她的教養書。

老師的第一本書《琴鍵上的教養課》,光是書名便深得我心!說得多好,四歲的孩子學琴,如果學的只是音樂,那豈不可惜?學琴的過程,從聆聽、尊重、專注、持續,乃至於信心的建立,堂堂都是珍貴的教養課。

老師的書裡,篇篇寫的都是學生的故事,讀起來生動又溫馨。我不訝異於她有這麼多學生,而是訝異於她的學生怎麼個個特別,何以每個學生都能成就一篇故事,成為她的寫作素材?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陳之華(親子教育作家)

認識獅子老師,好多年了。初識獅子老師時,我還旅居在北歐,感謝網路的連結與部落格的風行,讓在北國的我,有機會透過它們一再地與世界接軌,更成就了我與獅子老師雖在天涯海角,也能溫暖互動的友情。

我一向就被她的文字吸引,也對她述說故事的方式著迷。她從生活、教學、成長點點滴滴所寫下的無數好文章,她的文采自然、流暢,字裡行間導引出一篇又一篇吸引人的故事,讓人迫不及待地一直想往下讀。

獅子老師再度出新書了,好高興能在出版前,搶先閱讀新書稿。我讀著讀著,又再次被她敘事的手法、散文趣味盎然的寫作風格所吸引。我因為實在太過度投入閱讀,還竟然好幾度手癢,忍不住走向客廳的鋼琴,打開琴蓋,拿出琴譜,拾起多年以來,總因一再舉家搬遷而無暇觸碰的琴鍵。

我彈了好久好久以前學過的樂曲,生疏的指法,不熟練地彈著,但心底卻是好生享受,只因腦海裡不斷浮現出獅子老師這本新書裡的字字句句。我回想著她的求學經歷、學琴過程,想著她和孩子學生間的情感互動,想著她書中好幾位成人、阿嬤學生在拾起鋼琴當興趣嗜好的那一種喜悅與成就感……。

距離我學琴的日子雖然很遙遠了,但卻能全心感受到書裡的許多悸動、啟發、用心與情感。捧著書稿閱讀之際,我好像親臨了獅子老師的教育現場,還跟著她和每位學生一起成長。我甚至還頻頻拿出紙筆,記錄下來自己不甚熟悉的樂章,也寫下自己日後希望有機會再學習的曲子。

閱讀,帶我進入了作者筆下的世界,帶給我無限的遐想。書裡的世界,有時我很熟悉,有時我極為陌生,有時是我曾經接觸過,但卻因現實生活而無法繼續向前行的。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楊索(作家)

這是一部令人不忍卒讀,又不捨釋手的小說。

對台灣的讀者而言,法國作家羅曼.加里(Romain Gary)是陌生且遲到的名字,他從一九四五年出版處女作《歐洲教育》即廣受矚目,一九五六年並以《天根》(Les Racines du ciel)榮獲龔固爾獎,我們卻到今日才認識他。

羅曼‧加里以化名埃密爾.艾加寫下這本《雨傘默默》(La vie devant soi,原意:如此人生),並再度奪得龔固爾獎,創作背景即是一則傳奇。

這部小說的焦點是一個十歲的阿拉伯男孩默默與猶太婦人羅莎的故事,藉由默默的雙眼,為讀者揭開巴黎不遠處,一個叫美麗城,由阿拉伯人、黑人、猶太人等一群浮世畸零人組成的生活世界。

身軀龐大,重達九十五公斤的羅莎是二戰,猶太集中營的倖存者,她是已歇業的妓女,依靠領取照顧七個小孩的補助金生活,而這群小孩的國籍不同,媽媽卻全是妓女。羅莎和默默相依為命,因為她喜愛默默,不願他有朝一日被帶走,還將他的年齡少報四歲。

在默默眼中,羅莎是一個善良、正派的女人,即使哪個小孩的補助金停發,她也不會把小孩趕到街頭。屋中七個小孩吵鬧,她是自己吃安眠藥去逃避,而不像別的老婦人,餵小孩吃安眠藥。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獅子老師

在寫這本書時,我重新再把第一、二、三本書拿出來看了一次。我很少翻看它們,因為書中的學生和我的點點滴滴已經是我的一部分,只要聽到他們曾經彈得特別好的曲子,或讀到我們一起讀過的書,以及我們談論過的什麼,我就會想起他們,一個也不會忘,也忘不了。但,真再翻閱一次,不禁想起電影《媽媽咪呀》裡面的一首歌,《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時間從指縫中流逝),真的是如此。

如密妮,現在大學已經快要畢業了,上次我們通信,她說她會繼續讀研究所。我們聊了哈利波特的電影,她當然不滿意地指出一些電影裡不符合原著的地方;對我還是大不敬地稱呼為「老人」,我對她的稱呼還是不變:「Mini Me」(小一號的我)這是她自己取的,因為她琴彈得好,覺得就像是小一號的我。

黑馬王子大學畢業了 《琴鍵上的教養課》裡的《我的黑馬王子》已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了,且代表畢業生致辭。

而《黑馬王子》也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了,畢業時還代表畢業生致辭。我寄了一本《琴鍵上的教養課》給他,把裡面《黑馬王子》貼上立可貼,說這是寫給他的故事。他收到後,開心地馬上照了照片寄過來。他大學畢業時還開了鋼琴演奏會,現在就讀醫學院,也幫音樂系的學生鋼琴伴奏,寫信給我,還是稱呼我「鋼琴媽咪」。

他們都長大了。而在讀到我這次的書稿,很驚訝地發現我筆下的主人翁,也不過是六、七個月前我寫的故事,他們也已經比當時大了不少,如《愛麗的異想世界》的愛麗,上了國小一年級,還當了班長,現在不只中文非常溜,也很會說台語了;《茉莉的眼淚》裡的茉莉已經要上高中了,昨天才知道她已經甄試保送上了她喜歡的高中。時間一直過,這時光的河流每天看,似乎流動地很緩慢,但幾個月或幾年再回頭看,很驚訝地發現當時的點點滴滴都留下了痕跡,那共同享有的鋼琴聲與笑聲好像都不再了,但也好像都成了永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前些日子終於聯絡上我國中的化學老師林老師,我一直記得她。她是位很有耐心的老師,從來不曾大聲責罵或體罰我們。在那個升學壓力極大的年代,她對化學成績不好的我從來沒有顯露出任何輕視的神情,我對自己的功課已經很自卑了,但林老師總是對大家很好。一次老師叫我到她的辦公室,我想是因為成績真的太糟,導師要她與我談談。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梁旅珠

Q、想請問旅珠姊,當五歲的孩子屢犯時,在不體罰孩子的狀況下,我們該選擇什麼樣子的教育,才會有效呢?
因為體罰好像會造成不少後遺症,但一直叨叨唸唸,要孩子不要做這、不要做那,我們自己也覺得好累……

A、不斷努力規範、要求兒女,孩子卻屢屢再犯,我想這是很多家長常常碰到的頭痛問題吧!
我在演講中特別提到,若發現孩子對我們的要求一次、兩次、三次的當成耳邊風時,做父母的就要提高警覺了,因為孩子在試探我們的底線。
如果我們不在這個時候,找出有效的應對方法,孩子馬上會感受到父母沒有約束力,他們可以不予理會,我們的要求很快就會變成「無效的嘮叨」(請看《梁旅珠教養書——教出錄取哈佛、史丹佛七大名校女兒的教養祕笈》一書裡〈不容妥協的教養堅持〉)。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黃湘玲

教室裡頭,老師座位前方區域是「好學生專區」,沒有土地標界,也沒有產權爭議,但全班都知道,我在界內,眼望界外,心想:為何同一個班級內有這樣的分野?中午用完餐後,我照例走到校門口等候母親,她可能還沒吃飯,就急急忙忙從公司回家,為我切來一袋水果,如此六年沒間斷,我是怎麼了,明明知道母親辛勞慈愛,卻隱隱覺得不好意思與不耐煩。

鏡頭再轉,我坐在文化中心內的畫圖比賽會場,聽聞題目是〈水〉,也知道擇題水上樂園必定是活潑滿分,得獎機會大,可我偏偏就要用水彩畫國畫,欲以意境取勝,其實我沒那麼清高,如此反其道而行只是為了反抗,反抗師長逼迫我代表學校來比賽。

我的青春由此開始,像是一顆碩大的木棉花,一身橘紅,花瓣柔軟,頑強盤踞枝頭。人們經過我底下,讚美我的獨特,可我既是豔羨對面山頭櫻花粉嫩,又愛慕鄰園紫藤珠圓玉潤。

春春哪!是春天裡滿花綻放的姿態,爭奇鬥豔,走一步,便是妄自菲薄,退一步,沒拿捏好,距離過遙,搖晃欲墜,不知是當自己好,還是加入群體來得自在?面對大人的言行舉止,心裡總是冒出好多問號與評論,美與醜的定義?善與惡的對立?黑與白的選擇?甚至是教與學的呈現?在我的青春湖裡揚起風波與回音,我就這麼一路跟著青春共處共榮,做了大大小小離經叛道的事情。小則在分班風聲響起時,便揚言拒絕進入資優班,惹來導師關懷;大則因不滿老師對於評量的標準說不準,憤而高舉反抗旗幟,揚言撤換老師。

當時的我,但凡以「自我」為中心,拚了命要呵護心中的公平與正義,用尖銳的枝枒狠狠刺向天空,但也矛盾的把柔軟的花瓣獻給家人與同儕。幸而,在我如此衝撞的年歲裡,書籍、音樂與作畫緩和了我的脾氣與壓力,且有幾位願意傾聽,不妄加評論的師長們,以及默默做後盾的父母,這一切宛如狂風驟雨後的清晨,雖是被摧殘得幾乎要連枝帶葉,一敗塗地,但我終究在數年後挺身而過,陽光照拂,夏季耀眼。

也許正因我有如斯與外表或家世不相符的青春,所以,當我兩度有幸擔任五年級導師時,我總是會在孩子的一言一行裡,看到當年的我,也是如此貼心,希望得到長輩的肯定;也是如此傲骨,不屑評量制度,但又希望高分示眾。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習是為了成長,成長是為了成功(一個人),成功是為了成就(一群人),成就是為了回饋。

這是我最喜歡的「成功方程式」,看得出來一切成就的起點皆在於「學習」。當然,學習和成長之間還要加上一道「改變」,不願意改變思想、行為、行動、決心、習慣……如何能成長呢?

所謂Top sales的八大能力:

Target 目標
Optimism 樂觀
Prepare/Prospect 準備/準客戶
Skill/Study 技巧/學習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彭樹君

22歲的洛比告別了父親和弟弟,也告別了自己的國家,前往遠方異國某間修道院,只為了那兒有一座傳說中的玫瑰園,而他念茲在茲的,是把隨身攜帶的玫瑰枝條種下。這剪枝來自母親的花園,而她在更早之前已告別了這個世間。這樣的一個年輕男子,一半還是孩子一半已是大人,一半進入現實一半身處夢境,他對於人生所知有限,心靈還在成長,眼界也尚未開啟。他還不算真正愛過,卻已有了一個一夜情之後意外來到的女兒。他並不確定自己究竟要什麼,卻很明白非離開不可。他需要自我追尋。於是他跟著自己的心意往前走,像蒲公英跟著風一路飄遊,並且對於發生的一切都安靜地接受。

我在某個細雨綿綿的春日午後展讀這本來自冰島的小說,並且還特地在地球儀上尋找這個遙遠的北國所在位置,做為一種閱讀之前的儀式。對我來說,這個國家簡直像童話一樣,有那種「在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的味道,於是這本小說本身就有一種奇異感。我煮了一壺咖啡,放的是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半臥在沙發的閱讀燈下,膩在一旁的是我那瞌睡的貓咪。這是個舒適的下午,正適合這本帶著玫瑰香氣的小說,作者的文字非常迷人,敘述之間充滿畫面與氣味,使我輕易進入了那個男子的心靈世界,成為一次動人的閱讀經驗。於是讀者與主角之間有了某種微妙的連結。

也許是因為書中的「我」,那個離開寒冷之地翻山越嶺去尋找一座玫瑰園的年輕男子,他觸及了閱讀的「我」,這個想要在本書中尋找某些意義的女子,心裡底層那相同的對於生命的追尋,那種關於自我的朦朧的不確定的感受。在現實上我與他或許並無什麼重疊之處,但藉由文字聯繫,我們卻一起經驗了生命中的一段時光;在這樣的過程裡,他彷彿成為我靈魂上的兄弟,我們一起看見了某些奧祕的心靈風景,那是生命本身的美麗與荒涼,無所謂是非好壞,只是經驗而已,到最後依然沒有真正的結局。

但何來真正的結局?所有的追尋都只是過程罷了。就像洛比這樣一個種玫瑰的男子一樣,總有某些時候,你想離開某個地方,去遇見一個未來的自己,雖然你還不知道那會是一個怎樣的你,但你知道只要往前走,生命自然會給予祂想給你的,你會失去一些又得到一些,你將長成一個和現在不太一樣的人。也許你並不清楚自己所遇到的究竟是一個禮物還是一場災難,但只要願意臣服與接納一切,所有的經驗都會成為人生的養分,一路上所遇到的陽光與風雨一定可以栽種出一座屬於自己的玫瑰園。

只要往前走,就永遠不到真正的盡頭。只要還有一顆追尋的心,一切就還不是最後的結果。玫瑰還在釋放芳香,洛比的故事仍在繼續。而你我的人生,亦復如此。

★原刊載於《種玫瑰的男人》推薦序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蘇絢慧

當我是小孩時,我的父母長年的缺席,讓我難以用「一個小孩」的身分與角色被疼愛、被無條件的接納與支持。大部分的時候,我都活得戰戰兢兢,害怕一不注意或一不留神,周圍照顧者就會像強大的巨人一般,毫不心軟的對我痛打一頓、痛罵一番,或是擔憂會再度遭遇被遺棄的可能。

因此我很懂得看臉色,很懂得分辨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也強迫自己要學會許多不同家庭、不同大人的規則,如此只是為了能夠平安活下去。

在那些還弄不懂人生是怎麼一回事的年紀,我學會的是競爭、較量、比較與佔有。

漸漸的,人的年齡是長大了,但始終沒有被愛滿足的心靈,開始想要用自己的辦法去尋找、去試探、去嘗試、去爭取……那個可能愛我的對象,諸如:同學、朋友、老師、長輩……

心靈的飢餓,總是讓自己想像著會有那麼一個人完美的愛著我;會包容我、接納我、無條件支持我、無論何時都會在我需要時關注我、隨時隨地的在乎我與保護我……

當然,這些我尋找、我嘗試靠近的人都不會真正的符合我、滿足我,而是讓我反覆的失望、感到受傷、感到脆弱、感到無望與憤怒。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莊裕安(作家)
兒子初中時,有陣子迷賽車。某天他看體育台,我很少光顧的頻道,電視溢出一個十分熟悉的聲音。啊,我的教會寄宿初中死黨羅賓,英語演講比賽老拿第一名的口調,如今變成F1方程式的主播DJ。

我能吹噓點什麼嗎,那時他座位跟我連在一起,整個青春期是看著他後腦杓長大的。大小考試分工合作,從沒失手被監考活逮。閒來無事最多的嚼舌,不外乎預測下禮拜Billboard Top 100榜單,新歌名次上下速度誰神準。雖然是雙胞胎破銅鬥爛鐵的哥兒們,一畢業風箏各自飛,這傢伙到底先念台灣高中還是先移民美利堅,我竟然忘得一乾二淨。

如果走E.M.福斯特路線,他應該吻我,但我們只軋過腿毛沒比過陰毛。倘若循凱魯亞克布局,我們應該徒步一整個暑假的花東縱谷,但兩隻蚱蜢連相約翻牆都不曾。是啊,我們沒一起嫖過沙林傑的妓女,沒賭過史蒂芬.金的臥軌,沒幫過馬克.吐溫的農奴逃脫,沒鬧過歌德的不倫三角戀,沒誣賴過麥克尤恩的性侵,更不用說跟一隻孟加拉虎漂流大海!所有通俗或經典青少年成長小說,應該發生的轟轟烈烈啟蒙情節,一件也沒發生在我們身上。這個在電視上口沫橫飛的禿頭大叔,是我半碼子事也掏不出來炫耀的初中同學!福樓拜你騙人,再平庸的人生都擠得出一本好小說,我跟羅賓就沒有。

閱讀《返校日》前四分之一篇幅,菲尼斯跌斷腿被救護車送回波士頓老家前,我一直在想我的初中同學羅賓,很努力搜尋記憶庫,有沒有可能和他發展出一本小說線索。約翰.諾利斯可真沉得住氣啊,開頭的敘事真平淡,有如我跟什麼事也沒發生的羅賓,兩個專批等因奉此偽裝成中學生的小公務員。

有些交響曲門面第一樂章並不氣派,第二樂章才開始蕩氣迴腸,諾利斯此小說,應數這類型,醞釀期拉得老長,主題發展別具張力。故事的悲劇場面極可能發生在我跟羅賓身上,比如,在籃球場上互架拐子,搞到有人骨折得送去打石膏,或是,趁一方坐下,另一方抽空椅子,讓他跌個狗吃屎。不時社會版總會報導,校園如戰場,總有學生不小心傷於難以預防的美工刀、陽台、桌角、樓梯、實驗室、欄杆、游泳池。

諾利斯營造的故事沒有被地方報記者當做一天的花絮消費掉,在於他從一樁意外發展出救贖與幻滅,扣緊時代氛圍的深刻成長啟蒙。這部小說是諾利斯的處女作,自傳色彩相當濃厚,敘事者基恩的年紀與諾利斯一般,他就讀的戴文中學校史也與諾利斯自己的母校菲利普中學如出一轍。菲利普中學是美國的菁英貴族寄宿學校,為常春藤聯盟儲備人才,老布希總統也是校友,他和諾利斯一樣,畢業後順利進入耶魯。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RE 文/DRE(作家)

自下海後,邀請漸至,以此推算,估計很快要被請去核四剪綵。預約掛號者來自八方,其中不乏流氓,例如金石堂,透過寶瓶文化邀稿,希望我談談自己的「癮閱讀」經驗,推薦幾本「讓人捨不得睡、忘了吃飯時間、延誤了約會……無論如何一定要一口氣閱讀完」的好書,得寫上一千字。我沒什麼多餘的時間,所以不大願意,又不敢拒絕,因為我的《指南》正在金石堂裡當人質。

大概因為胡亂接客,經常運動的關係,最近我不停出現回春跡象,身體有了明顯變化,回復到國、高中升學時期晚自習的狀態——書翻不到五頁即無意識進入夢鄉,完全沒有捨不得睡的經驗可以分享,頂多那一本當中某個標題特別吸引我,看了六頁半才闔眼。另外,我的書房雖不小,有你老婆的衣櫥十分之一那麼大,但館藏百分之八十屬於工具書,比如Dennis Laney的《Leica Collectors Guide》,比如方世榮的《行銷管理學》,擺著好看,牛逼,可誰也不需要一口氣去讀完它,誤了約會。約會肯定要比一本破書重要,這一點大家務必銘記在心。人一輩子上賓館的次數,總要多於上書店的。

我是最不適合寫這個主題的,唯考量《指南》安危,非得硬著頭皮擠出幾本可以讓人欲罷不能的書籍出來介紹,希望能給綁匪一個交代。近期個人首推韓寒的雜文與小寶的書評,我很晚才接觸到這兩人的作品,兩人都是大陸人,中文能力與思考能力都是外星人,我讀過的不多,但能肯定每一本都刺激可期,不妨全部買下來慢慢欣賞,最好各買兩套,即使最終依然不能讓你忘了吃飯,總之書店是有飯吃了。當然兩人知名度都高,恐怕各位讀書人早已讀過,因此我特別額外補充三部罕為人知的外國作品:《灌籃高手》《城市獵人》與《七龍珠》,劇情豐富,畫風細緻,以前在《少年快報》連載時,我每週都買,因為當時漫畫週刊皆未經日方合法授權,一整本全是盜版,很便宜。

說到這,男性讀者大致是草草解決了,而女人和大人讀的自然要更往上一個層次,推薦一雜誌叫做《Robb Report》,不確定有沒有中文版。這本刊物介紹各種超限奢侈品與富豪生活,精彩絕倫,娛樂性高,能寬闊視野,是我長期訂閱的不良書刊之一。雜誌內容裡正常人買得起的東西不到百分之一,而廣告內容裡買得起的不到百分之零。當然,為了照顧比較貧窮的讀者們,那兒也零星刊載著少部份廉價品,像是平常在汽車雜誌裡看不到的勞斯萊斯汽車廣告,不過這種廣告篇幅都很小,怕佔了隔壁介紹遊艇與私人飛機的版面。

我有一LV木箱,巴黎直送,可裝錶八支,氣派非常,產量不多,身價逐年飆升,一打開它我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不過那是在我訂閱《Robb Report》之前的事。人家雜誌裡用來存放手錶的,都和我的長得不一樣,是站在地上的,能與一百坪的客廳裝潢融合,當成擺飾,搭載溫濕度計、自動上鍊機能和防彈玻璃門,有的甚至內建Hi-Fi音響,盒子尺寸不大,就是一個落地式豪華保險箱,和我冰箱差不多。《Robb Report》常因過度鼓吹奢華而飽受抨擊,但與其唯恐雜誌扭曲年輕人價值觀,我認為它更像一本超現實優良科幻小說,有勸世作用,叫你懂得謙遜,搞清楚自己幾兩重,不要裝逼。推薦給各位。足千字,報告完畢。

★原刊載金石堂出版情報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如此燦爛,這個 城市》(Bright Lights, Big City)有幾點鮮明的特色。一、它是以「第二人稱」寫成的小說;二、它幾乎是傑伊.麥金納尼(Jay McInerney, 1955)自況的對號入座小說;三、它描繪了宛如藥物天堂的一九八○年代紐約。第一點為《如此燦爛,這個城市》在文學課本中豎立了一個紀念碑;第二點為關心美國大眾文化的讀者(尤其美國國內讀者)提供了茶餘飯後的談資;第三點為世界各地的美國愛好者(尤其美國國外的讀者)保留了一個荒淫的紐約標本。

綜合三點,《如此燦爛,這個城市》可以簡介如下:曾經就讀美國頂尖文理學院「威廉學院」(或稱「威廉大學」,王力宏也是校友)、被瑞蒙.卡佛親身指導寫 作、跟時裝名模結婚的傑伊.麥金納尼,曾在美國首屈一指的藝文刊物《紐約客》上班,幾乎圓了「文青」(文藝青年)一個又一個的美夢:教育、工作、私生活通 通叫人欽羨。但天下沒這麼美好的文青人生:傑伊.麥金納尼的名模妻子投奔更有本錢的男人;他在《紐約客》並非撰稿人而是為各種撰稿人「挑錯」的手民(不盡然是「校對者」,而是為各篇撰稿確認時間地點各種繁瑣細節的職員——想想在一九八○年代還沒google可用)。好,以上是作者的親身經驗。而他寫出《如此燦爛,這個城市》:書中主人翁也娶了一個落跑的名模嬌妻,也在一家肖似《紐約客》的雜誌社擔任抓錯員,他想要寫小說投給自家老闆的文藝刊物卻一直寫不出 名堂。他在「極樂紐約」的夜生活裡尋找安慰:他並不鍾情酒色財氣,而愛嗑藥。這時他還不到三十歲。工作搞砸了,妻子跑了,家人怪他冷漠。妙的是,他總可以 弄出藥物來安撫親朋好友,大家也都愛嗑。不管是看作者的生活還是看他寫的小說,都可以察覺一個紙包不住火的訊息:文學之路極度孤單,免不了幻滅。

敘事者一直保持自我譴責的口吻。敘事者跟作者∕作家不同:作者∕作家是活在真實世界的人,而敘事者是代替作者在文本裡說故事的替身。如果作者是本尊,敘 事者就是分身;如果作者是3D電影《阿凡達》內的地球人,敘事者就是「被藍化」的納美人。《如此燦爛,這個城市》敘事者並不用一般小說習見的第一人稱敘事(如「我自暴自棄」、「妻子拋棄了我」),也不用第三人稱敘事(如「他又嗑藥了」、「她忘了老公是誰」),而用第二人稱敘事(如「你真沒出息」、「你母親不愛你」)。這三種人稱敘事各有約定俗成的特色:第一人稱讓讀者覺得跟小說角色貼近;第三人稱讓讀者冷眼旁觀小說角色的起伏;而第二人稱常給人「命令、斥 責」之感,遂被大部分的作者所避用。《如此燦爛,這個城市》是美國文學中少數的例外,其第二人稱的用法剛好讓讀者「跟主人翁一起」承受被唾棄的感覺。《如此燦爛,這個城市》的這個特點讓它在美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不過,老實說,各種人稱造成的效果並不像理論所說的那般強烈;大多讀者一進入小說文本之內 就不會在乎究竟是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在說話,而第二人稱看久了也就失去突兀感。

在美國文學「之外」,台灣熟悉的卡爾維諾應該更是第二 人稱的成功運用者:在《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中,卡爾維諾藝高膽大寫出「你現在拿起這本書」、「你看見女人走進書店」等等第二人稱敘事,至今讀起來仍石破天驚。不過對卡爾維諾而言,這種手法只是他眾多小說魔法中的一種,牛刀小試,並不足掛齒。

《如此燦爛,這個城市》第二個特點,對號入座,是個棘手的課題。我本人很不喜歡用對號入座的方法解讀文學;我相信文學是文學、人生歸人生。每次我聽到有人將《鱷魚手記》中的「鱷魚」和「我」視為邱 妙津本人自況,我就愀然變色。但我也不能否認,廣大的讀者群、想要炒話題的書商、某一小部分想要尬人氣的作家就是愛看、愛寫對號入座的書,最好是把作者本 人生平寫進去。我猜想曾經身為嚴肅文青的傑伊.麥金納尼本人以《如此燦爛,這個城市》成名之後一定長期抱持閃爍複雜的心情:他可能並不希望別人透過《如此 燦爛,這個城市》窺視他,但當前的他不可否認已經是對號入座文化的「產品」。他以《如此燦爛,這個城市》出名之後,各界想要透過他來認識(或,來消費)一 九八○年代的紐約文化界;一九八○年代曾有人將他和其他同輩作家稱為「文學壞男組」(literary brat pack,這聽起來像「小虎隊」),其中包括《American Psycho》(電影在台灣滿有人氣)的小說原作者。他成為紐約文壇名流(但不是大師),似乎總跟美豔名媛往來,其中最有名的女友應是瑞兒.杭特(Rielle Hunter)——瑞兒.杭特在二○○八年跟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約翰.愛德華茲(John Edwards)發生婚外情並生下孩子,是當年超級八卦題材。

我覺得這一切會讓瑞蒙.卡佛老爹偷笑吧。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段被遺忘的慢時光,一首有冷有熱的非洲節奏。
一個年輕醫生的非洲問診心圖
年輕醫師行文如刀,一本療癒日常、純粹職志的散文集!

殷小夢,新生代備受矚目的醫生作家,他以醫者玲瓏剔透的雙眼,直觀白色巨塔上的時地故事。
尋醫者,他拿起溫柔而直面的刀,於死生現場凝視生命起落,一把劃入人生匿藏的最內層。所有舊時的、新生的故事,都在他的筆刀下,於焉展開。

★年輕醫生作家殷小夢的最新力作《尋醫者——一張白色巨塔往非洲大陸的航海圖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米媽

我認為愛與美是一種以等待與忍耐換得永恆的形式。愛,是全然的主動,能領悟生命最深刻的祕密,而母職是最適合我的身分。它是一份用愛播種,用淚水耕種,用感謝收穫的田地;而這份對於先生與孩子的愛情,是理解和體貼的別名。

在工作與母職的選擇時,我曾以生涯的眼光來考量要將生命投注給誰。是家庭,還是專業的工作技能?紀伯倫說:「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孩子對父母的照顧是敏銳的,他們可以擁有更好的人生起跑點。而生命總會有一些特殊的時刻,告訴你這是一個時機,去做一件獨一無二專屬於你的事情,那將是生命中閃閃發亮的時刻!

米爸常會握著我的手禱告:「謝謝智慧之妻成為這個家庭守望者。」這段比情書更美、更動人的話語激勵著我朝向智慧的道路前進。我並非隨時都能優雅的面對所有突發狀況,我深刻的明白,為孩子幸福的奮鬥與焦心常牽動情緒上的包容與耐性。有時多次怒意被挑起而不肯妥協;有時出於好意卻仍把事情搞得一團糟;有時則因自尊教人進退維谷而引起誤解;在尚未了解實情之前,就以主觀的經歷做了判斷,或採取不明智的行動。

泰戈爾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我體認到,所謂的成熟,就是學習自以為已經學會的功課。在探索的道路中走過彎路或犯錯並不是恥辱,錯誤是好朋友,它們之所以到來,原因在於你還沒弄清楚一件事,或者沒有完整的學會某件事。

有一年,米爸送了我智慧型手機,只明白撥電話與簡訊功能的我,對於手機的設計功能認識不到百分之三,其他百分之九十七的功能全然陌生,徒然浪費了設計者的用心。為此,我不得不詳細閱讀說明書並查詢各種功能、使用技巧,在實務操作間了解設計者的用意。

婚姻經營與親子教養對於家庭的設計不也是如此?婚姻與家庭,是人際關係的最高境界。過去經營家庭的筋疲力盡,是因著有限的認識帶來有限的經營。對「愛的進行」談得很多,對「愛的本質」卻談得很少。我體認到身為妻子與母親的「眼光」很重要,因為「眼光」決定妳要花最多的時間於何處「經營」,而這份「經營」會成為家庭的「形態」。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借物者

所有旅途上的風景,都關乎人。
一段被遺忘的慢時光,一首有冷有熱的非洲節奏。

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獎得主、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年輕醫師行文如刀,一本療癒日常、純粹職志的散文集!

在急救間,在值班室,在開刀房,靜靜駐在城市的上方。
或臥廊,或遊行,或小販,或借物,人情物事幾番流轉……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乙、龔萬輝看華文創作

〔文學共和國〕文學有一個共同的太陽
文╱阿乙(北京)、龔萬輝(吉隆坡)

七○後作家阿乙、龔萬輝看華文創作
不止一海之隔,華文文學在不同的歷史和環境發展出各不一樣的風貌,那才是最可貴的……

寫作的開始,就是寫自己
阿乙:我是30歲以後才開始認真寫作的。此前我做過員警、體育新聞編輯。我寫作的慾望來自於自己需要訴說。我對一個女 子大概有八年的單戀,然後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有過幾次遷移,都是在小地方遷移。有很多時候我認為我是被棄的一個人。上帝不要。我對自己很不滿意。覺得世 界和自己充滿隔閡。雖然後來我自己跑出家鄉(一個縣城),在外邊漂泊流浪,但我還是感覺到這種格格不入。我就想寫出來。中國作家殘雪說:因為寫作,她三十 歲以前的生命才獲得意義。我很認同這句話,如果不寫作,那麼這以前的經歷就是一張廢紙,等死之時,整個人就像一件垃圾被清理走。正是寫作讓我過去認為是浪 費的生命獲得一種被認可的價值,我可以寫我自己。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陳思嫻(自由時報)

談吐不疾不徐,聊不到幾句話,話題還在她心頭的幽徑緩緩繞行,劉梓潔(1980-)很輕易地就能卸下心防,讓笑意犯規,先行超出捷徑,占據她素淨柔和的臉龐,像外頭灑落街道的陽光,暖暖的,即便霸占了人行道,也不會有人捨得檢舉通報或開罰單。「妳總是自然地面帶笑容,似乎打破了一般讀者對作家性格裡,理應多愁善感的印象?」

聽到問話,劉梓潔轉頭望去落地窗外,好不容易掙出一個禮拜低溫陰霾的寒流,把城市塗成橘黃色的陽光果醬,她笑得更甜:「因為天氣很好,我時時受天氣影響,只要天氣不好,我的心情也跟著低落。尤其,我的哭點很低,無時無刻,在何時何地,聽到一首曲子,看到某個畫面……我就會掉淚。」記得劉梓潔以散文〈父後七日〉,奪得第二屆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在頒獎典禮上,笑容特別燦爛,她又笑了:「肯定是頒獎典禮當天,天氣特別好吧。」

走出〈父後七日〉
提起〈父後七日〉,這篇散文與後來集結成書的散文集《父後七日》及其同名電影,劉梓潔說:「不管走到哪裡,大家還是會以〈父後七日〉相關的物事問候我,到每個場合演講,讀者的提問,還是以〈父後七日〉占多數。也許,喪親之痛是每個人都曾歷經的共同感受吧。」

然而,劉梓潔認為自己不是讀者所歸類的「鄉土親情」作家,「除了鄉土親情的作品,我也寫旅記和接觸瑜伽的感受;〈父後七日〉只是我被讀者認識的開始。」近幾年,劉梓潔已將喪父之痛藉由文字與電影,重整面對生死課題的情緒,避免繼續逗留於喚不回親人的痛楚;自謙寫作速度極慢的她,在第二本散文集《此時此地》,與讀者分享的是她跳脫〈父後七日〉之後,在每一刻當下,觸碰的零星生活小物件,或者旅次中,被世界輕緩擊動的心跳聲。

《此時此地》每一篇章,幾近以旅行為主題,擴及生命層次裡,最底層和最隨興的自己。近幾年,標榜「旅遊作家」和「旅遊書」的異國情調宣傳,稍稍氾濫了,也許,在這塊窄仄的島嶼,背負各種層面壓力的島民,都有各自必須出走,理直氣壯的藉口和理由。再次和劉梓潔確認,《此時此地》不是一本旅遊書,沒有白馬或毛驢幫忙背負行李,也不便攜愛貓伴陪,或許有明確的目的,或者只是隨意走走,一張張機票和車票,兌換成劉梓潔漫遊的成果——《此時此地》。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劉梓潔◆「父後七日」的作者劉梓潔從賣座的得獎電影「父後七日」,到再出一本「此時此地」(寶瓶出版),濃郁的感情不變,卻有了更多心靈探索的呈現。(圖,孫蓉華攝影)

文/孫蓉華【聯合報】

有著彷彿夏天陽光的冬日裡,「父後七日」的作者劉梓潔清楚地說著自己的想法,娓娓道來的語氣,給人一種平和的寧靜感。或許是她學了5年的瑜伽發生了效果,從賣座的得獎電影「父後七日」,到再出一本「此時此地」(寶瓶出版),濃郁的感情不變,卻有了更多心靈探索的呈現。

「我才完成新的劇本,是一段從台北到北京到曼谷的愛情故事,已申請到輔導金,今年準備要開拍,預定2014年上映。」故事來自何處?愛旅行的劉梓潔說,旅途中遇見的人與事,就是觸動她劇本的內容,新劇本名稱「外面的世界」,但這個名字太普通,可能還會再改。

新書「此時此地」有如一本旅行心得分享,從懷念父親的班機起飛,讓人一開卷閱讀就跟著她的情緒起伏,一地換一地的旅行心情,讓人看到作者每一趟旅途時的轉變。看到她到尼泊爾健行的「苦行」,讓人佩服她的體力,而且更為她不悔想要再去的毅力感動。

「父後七日」造成轟動後,許多人對她有很多好奇,她不是夜貓子,生活規律,還是位瑜伽老師,「此時此地」中還說了,進入30歲之前,她在一年間瘦了10公斤,令人好想要她寫本瘦身指南。

她說,瑜伽對她是讓生命狀態的不安,可以平靜下來的方法,從練習瑜伽到參加師資班,「瑜伽,給我最大的禮物,就是:時時刻刻安住在當下。」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