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旅珠

Q、想請問旅珠姊,當五歲的孩子屢犯時,在不體罰孩子的狀況下,我們該選擇什麼樣子的教育,才會有效呢?
因為體罰好像會造成不少後遺症,但一直叨叨唸唸,要孩子不要做這、不要做那,我們自己也覺得好累……

A、不斷努力規範、要求兒女,孩子卻屢屢再犯,我想這是很多家長常常碰到的頭痛問題吧!
我在演講中特別提到,若發現孩子對我們的要求一次、兩次、三次的當成耳邊風時,做父母的就要提高警覺了,因為孩子在試探我們的底線。
如果我們不在這個時候,找出有效的應對方法,孩子馬上會感受到父母沒有約束力,他們可以不予理會,我們的要求很快就會變成「無效的嘮叨」(請看《梁旅珠教養書——教出錄取哈佛、史丹佛七大名校女兒的教養祕笈》一書裡〈不容妥協的教養堅持〉)。

父母制定規矩,必須說一不二
生活中人際間一再產生的「拉鋸戰」,考驗我們的應對智慧與處理能力,慢慢累積,決定了相互的「權力、態度關係」,不論是親子、夫妻、朋友或職場同事間,都是一樣的。
所以,對於孩子還很小的家長們,我一再強調從小培養親子間良性互動的重要性。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比較有機會長時間跟他們相處,孩子也還沒有既定的行為模式與習慣,對於一些規矩和要求比較容易徹底執行,因此一定要利用這個時候嚴格要求,執行到位,盡量做到說一不二,孩子自然會了解父母的要求都不是隨便說說的,不能輕忽。
當然,大人一定要對所有的規矩想清楚,再要求,不要提出自己站不住腳,或讓自己騎虎難下的規範。

當孩子屢犯,父母繼續責罵,是無效的
年紀越大的孩子就越難強制、約束他們的行為,如果開始覺得孩子有屢犯的傾向時,父母一定要馬上節制自己繼續唸或罵,趕快針對問題,用孩子的角度和立場去想想看,他為什麼會一犯再犯
比方,我曾經聽一位朋友說,她發現十幾歲的女兒,每天在浴室用來擦臉的髒面紙團,總是丟在洗臉台上,而不丟進垃圾桶裡,讓她每次進浴室就一肚子火。她唸了好多次,要求改進,女兒還是不把她的話當一回事。
後來她仔細想想,發現這件事都發生在早上,因為孩子趕上學梳洗時,為了丟紙團,必須要「多走三步」繞過馬桶,用腳去踩開有蓋式垃圾桶,再把垃圾丟進去,孩子嫌麻煩就偷懶。因此,針對解決方案,她考慮過是否要改用無蓋式垃圾桶比較方便丟?還是要移動垃圾桶的位置?
她這樣的反應和反省是正確的,因為這個時候如果不趕緊找出行動上的解決方法,又繼續罵,我們就放著自己往「嘮叨媽媽」之路邁進了。看似不重要的生活小事,卻會影響親子間日後的溝通方式和相處氣氛。

找出孩子屢犯的癥結點,讓孩子面對問題
孩子會一再重複的行為,我們若能找出癥結點,幫孩子點出來,也提出對策,以行動協助他改進,或讓孩子自己建議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不要停留在事情的表面層次碎碎唸,孩子就必須面對問題,比較難逃避責任。
我的朋友最後決定不改變垃圾桶的狀況。她讓孩子知道媽媽理解原因,但她堅持女兒必須體諒媽媽的辛苦與困擾,也強調大家一起使用的公共空間,必須考慮到別人——製造了髒亂,讓別人不舒服或給別人困擾都不應該,然後控制自己不要開口就罵,以免造成孩子心態上的反彈,開始採用比較輕鬆、幽默的態度與方式提醒女兒,孩子自己覺得不好意思,狀況很快就有了改善。

會被孩子「看笑話」的教養方式
有朋友對孩子總是亂丟髒襪子而衝口罵出:「下回再這樣,我就叫你把髒襪子吃下去!」
對這一類的氣話一定要節制,出口萬萬要謹慎,因為小小孩對父母無法執行這樣的要求,或許沒什麼「感覺」,大小孩就會「看笑話」了。
跟十歲以上的孩子過招,切記不要讓孩子看著自己食言,做不到,無論如何,都要幫自己留「有尊嚴的台階」下。

指正、鼓勵及幽默要並用
當孩子因應父母的要求有改進或改善時,一定要加以讚美、鼓勵,讓孩子確實感受到「爸爸媽媽因為我的行為,覺得非常高興、感動」。指正和鼓勵要適度穿插運用。
對大一點的孩子,用幽默的方法,效果很好。以丟垃圾的例子來說,如果是我,我可能會用小紙片畫豬打叉叉,寫一些比較誇張、好笑的抱怨之詞,貼在孩子的洗臉鏡上。
比方,我可能會寫:「新聞快報:XXX的母親A女士發現女兒持續將髒紙團丟在她辛苦打掃、一塵不染、史上最乾淨的洗臉台上,此等忘恩負義的行為,讓她震驚不已、無法面對、痛不欲生。針對XXX令人髮指的不孝行為,社會局將介入調查。」
每有「犯行」就貼一張,換點內容,「堅持」貼到孩子改善為止。通常大孩子對媽媽這種可笑的做法會「看不下去」,很快就會改進。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比較不穩定,不要當面給臉色或用罵的,這樣可以減少孩子頂嘴的機會,避免掉對立,甚至讓孩子爬到頭上的難堪。

家.長.可.以.這.樣.做:
1大人對孩子定規矩,除了嚴格執行外,也得想清楚,再要求,不要提出自己站不住腳,或讓自己騎虎難下的規範。
2年紀越大的孩子,越難約束他們的行為,如果孩子屢犯,父母一定要馬上節制繼續唸或罵。趕快針對問題,用孩子的角度和立場去想,他為什麼一犯再犯。
3若能找出孩子屢犯的癥結點,幫孩子點出來,也提出對策,以行動協助他改進,或讓孩子自己建議可以接受的解決方式。
4用輕鬆、幽默的態度與方式提醒孩子,當孩子覺得不好意思,狀況也會很快改善,尤其是對大一點的孩子。
5當孩子行為改進,父母一定要讚美、鼓勵,讓孩子感受到「爸媽因為我的行為,覺得非常高興、感動」。

★摘自梁旅珠最新作品《跟著梁旅珠教出好孩子》

跟著梁旅珠教出好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quarius0601 的頭像
    Aquarius0601

    寶瓶書BAR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