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的過程綿密而複雜,
暗藏各種凶險,
任何疏失及錯誤的決定,
都極可能以付出生命作為代價。
四年前一個下午,我正忙著看門診,突然手機聲音大響,那頭傳來的竟是父親的聲音:「早上十一點開始我右下腹痛到無法忍受,不知道是不是盲腸炎?」
於是,我請離家較近的哥哥先帶父親到母校的附設醫院急診處檢查。
要不要轉院啊?
當我趕到醫院時,父親已做好各項檢查,正躺在暫留室打點滴觀察。我幫父親檢查一下肚子,右下腹明顯壓痛及反彈痛,腸蠕動聲幾乎沒有。
我找了剛好在急診實習的家醫科學妹詢問,又看了抽血檢查報告:白血球正常,沒有胰臟炎或膽道方面的發炎跡象,體溫也正常。學妹拿X光片給我看,說看起來一切很正常,可能只是糞便阻塞的問題。
她的見解我同意,因為那是很常見的狀況。但我在X光片上看到一段小腸的影像,我知道,父親已經出現腹膜炎的現象,所以事實上闌尾炎的機會還是比較大。
我並沒有當場推翻學妹的看法,只說:「謝謝您,可不可以幫我再照會一下外科醫師?」我們等了約二十分鐘,急診部外科值班醫師來了,診斷還是有盲腸炎的可能。於是要求父親禁食,準備手術。但當時開刀房滿線,沒有多餘人力可以幫父親開刀,我們只能等待。
雖然有認識的同學在醫院外科工作,但總是覺得因為盲腸炎去打擾別人實在很不好意思,於是我們就繼續在急診等待。
後來等到傍晚,我開始有些擔心及信心動搖:「我要不要轉院啊?這是我母校的醫院,我很信任它,爸爸只是闌尾炎,但我等不到開刀房!」
腹膜炎的後果,
比不是盲腸炎而白挨一刀,更嚴重!
等到約晚上七點半,終於輪到父親可以接受手術,才見到執刀的外科醫師,他跟我說:「令尊沒發燒,也沒白血球升高,可能不是闌尾炎。你們要不要考慮住院打抗生素觀察幾天,先不要開刀?」我當下說:「沒關係,麻煩您幫我父親開刀,謝謝您。」於是父親就進手術房了。
我和哥哥等了快兩個小時,父親仍未出來,我跟哥哥說:「老爸的盲腸(闌尾)應該破了。」又過了半小時,開刀房護士出來告訴我們要到醫療用品店買束腹帶(防止傷口迸裂),開完刀後要用。
純粹開闌尾炎手術只需要一個小傷口,但闌尾破裂後髒東西會流到腹腔,腹腔不灌洗乾淨,後果非常嚴重,可能事後用抗生素也不一定有效。所以醫師為了灌洗腹腔,在父親的腹部中線開了一個快三十公分的大傷口,才在術後需要束腹帶固定傷口。
父親從手術室出來後,一切穩定,只是虛弱到無法移動。接下來,所有家屬會遇到的問題出現了:怎樣在醫院照顧父親?每個人都有工作或要在家照顧小孩,而我當醫師照顧病患,和親自照顧病患日常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後者非常勞心勞力!若真的病患需要長期住院,真的很少家屬受得了。
十多天後,父親終於出院,復原良好。
我想說的是,診斷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沒有醫療背景的人面對醫療問題,常流於主觀做出不正確的決定及評斷。我只是有一些醫學背景,所以堅持了自己的價值判斷:腹膜炎的後果,比不是盲腸炎而白挨一刀,更嚴重!
進醫院後就安全了——
這往往只是一個假象!
診斷的過程中,雖然有兩位醫師做出不正確的判斷,但醫師畢竟是出於善意。
我們面對結果後,往往會歸咎於他人,醫師背後的善念常被結果所掩蓋,這就是今天台灣的社會現象。
等了快六個鐘頭都還沒辦法開刀,你會怎麼想?是不是找關係就可以快一點?不是急診嗎,為什麼要等這麼久?萬一有什麼意外,醫院要不要負責?
醫院有固定的服務容量,當大家都想使用,等待是唯一的方法。但是一般沒醫療背景的民眾能冷靜面對這些情況嗎?進醫院後就安全了 ——這往往只是一個假象!
每隔一陣子就會從電視上看到雇主虐待外籍看護工的新聞。我常想,照顧病患是多麼辛苦的事,不然雇主為什麼不自己做?生病不是病人一個人的事,也不只是醫療人員的事;一個重病者,會拖累很多人,不但有醫藥費的負擔,還有照顧者無法工作的經濟損失,所以,不重視健康的人往往不能體會生病時對家庭的衝擊。
看病的過程綿密而複雜,暗藏各種凶險,任何疏失及錯誤的決定,都極可能以付出生命作為代價,及引起無窮無盡的醫療糾紛。因此,每個人都應具備基本的「就醫」知識,體諒醫病雙方彼此的困境,才能免於一場可能的風暴。
文/陳皇光醫師 原文刊載於2008/05/10 中國時報 E8/浮世繪《不可不思議》
暗藏各種凶險,
任何疏失及錯誤的決定,
都極可能以付出生命作為代價。
四年前一個下午,我正忙著看門診,突然手機聲音大響,那頭傳來的竟是父親的聲音:「早上十一點開始我右下腹痛到無法忍受,不知道是不是盲腸炎?」
於是,我請離家較近的哥哥先帶父親到母校的附設醫院急診處檢查。
要不要轉院啊?
當我趕到醫院時,父親已做好各項檢查,正躺在暫留室打點滴觀察。我幫父親檢查一下肚子,右下腹明顯壓痛及反彈痛,腸蠕動聲幾乎沒有。
我找了剛好在急診實習的家醫科學妹詢問,又看了抽血檢查報告:白血球正常,沒有胰臟炎或膽道方面的發炎跡象,體溫也正常。學妹拿X光片給我看,說看起來一切很正常,可能只是糞便阻塞的問題。
她的見解我同意,因為那是很常見的狀況。但我在X光片上看到一段小腸的影像,我知道,父親已經出現腹膜炎的現象,所以事實上闌尾炎的機會還是比較大。
我並沒有當場推翻學妹的看法,只說:「謝謝您,可不可以幫我再照會一下外科醫師?」我們等了約二十分鐘,急診部外科值班醫師來了,診斷還是有盲腸炎的可能。於是要求父親禁食,準備手術。但當時開刀房滿線,沒有多餘人力可以幫父親開刀,我們只能等待。
雖然有認識的同學在醫院外科工作,但總是覺得因為盲腸炎去打擾別人實在很不好意思,於是我們就繼續在急診等待。
後來等到傍晚,我開始有些擔心及信心動搖:「我要不要轉院啊?這是我母校的醫院,我很信任它,爸爸只是闌尾炎,但我等不到開刀房!」
腹膜炎的後果,
比不是盲腸炎而白挨一刀,更嚴重!
等到約晚上七點半,終於輪到父親可以接受手術,才見到執刀的外科醫師,他跟我說:「令尊沒發燒,也沒白血球升高,可能不是闌尾炎。你們要不要考慮住院打抗生素觀察幾天,先不要開刀?」我當下說:「沒關係,麻煩您幫我父親開刀,謝謝您。」於是父親就進手術房了。
我和哥哥等了快兩個小時,父親仍未出來,我跟哥哥說:「老爸的盲腸(闌尾)應該破了。」又過了半小時,開刀房護士出來告訴我們要到醫療用品店買束腹帶(防止傷口迸裂),開完刀後要用。
純粹開闌尾炎手術只需要一個小傷口,但闌尾破裂後髒東西會流到腹腔,腹腔不灌洗乾淨,後果非常嚴重,可能事後用抗生素也不一定有效。所以醫師為了灌洗腹腔,在父親的腹部中線開了一個快三十公分的大傷口,才在術後需要束腹帶固定傷口。
父親從手術室出來後,一切穩定,只是虛弱到無法移動。接下來,所有家屬會遇到的問題出現了:怎樣在醫院照顧父親?每個人都有工作或要在家照顧小孩,而我當醫師照顧病患,和親自照顧病患日常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後者非常勞心勞力!若真的病患需要長期住院,真的很少家屬受得了。
十多天後,父親終於出院,復原良好。
我想說的是,診斷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沒有醫療背景的人面對醫療問題,常流於主觀做出不正確的決定及評斷。我只是有一些醫學背景,所以堅持了自己的價值判斷:腹膜炎的後果,比不是盲腸炎而白挨一刀,更嚴重!
進醫院後就安全了——
這往往只是一個假象!
診斷的過程中,雖然有兩位醫師做出不正確的判斷,但醫師畢竟是出於善意。
我們面對結果後,往往會歸咎於他人,醫師背後的善念常被結果所掩蓋,這就是今天台灣的社會現象。
等了快六個鐘頭都還沒辦法開刀,你會怎麼想?是不是找關係就可以快一點?不是急診嗎,為什麼要等這麼久?萬一有什麼意外,醫院要不要負責?
醫院有固定的服務容量,當大家都想使用,等待是唯一的方法。但是一般沒醫療背景的民眾能冷靜面對這些情況嗎?進醫院後就安全了 ——這往往只是一個假象!
每隔一陣子就會從電視上看到雇主虐待外籍看護工的新聞。我常想,照顧病患是多麼辛苦的事,不然雇主為什麼不自己做?生病不是病人一個人的事,也不只是醫療人員的事;一個重病者,會拖累很多人,不但有醫藥費的負擔,還有照顧者無法工作的經濟損失,所以,不重視健康的人往往不能體會生病時對家庭的衝擊。
看病的過程綿密而複雜,暗藏各種凶險,任何疏失及錯誤的決定,都極可能以付出生命作為代價,及引起無窮無盡的醫療糾紛。因此,每個人都應具備基本的「就醫」知識,體諒醫病雙方彼此的困境,才能免於一場可能的風暴。
文/陳皇光醫師 原文刊載於2008/05/10 中國時報 E8/浮世繪《不可不思議》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