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爵士
家裡二十年的老車準備退休了。換車的時間一旦定下,我們也決定好好地揮霍它最後的生命。安排了一堆在台灣跑透透、上山下海的行程,全為了與這個二十年的老殼做最後的告別。
忽然想到,我們似乎一直在面對「告別」這件事。要換車了,就狠狠地開它,是告別;結婚前夕要揮別單身,就狠狠地喝個爛碎,也是告別……對人、對物、有形的無形的,全是告別。但最難面對的告別,應該是自己。
記得有個朋友說,他在大二的暑假曾有尋死的念頭,但他不想說走就走,認為應該先列出死前想見的十個朋友名單,逐一拜訪道別後,再去死。
結果名單一列,發現這十個人竟然分別住在台灣北中南各地。於是在出發前,他花了一番功夫規劃路線——最重要的,還有拜訪的理由,免得被朋友看出他的死意。
前面幾個的拜訪都還挺順利的,也讓他覺得自己有逐步接近死亡的準備了。但是到了第八個朋友,當他去到台南時,原本約好的朋友竟然發生車禍,被送進了急診室,而他們碰面的地點也從對方的家改到醫院。
他說,當他走進急診室,看到第八個朋友被擱在角落,(因為還未到達致命標準)全身傷口還沒處理時,他簡直嚇傻了。「太噁了,讓我馬上想到自己死後被送進急診室的樣子,一定難看死了!」頓時,他死意全消,只想好好活下去!
以前聽他談起這段經歷,我們總覺得他太龜毛了,想死就死,何必還找個死前的告別旅程?但是看了《當我們一起跳海》,就能完全理解他了。
小說雖是虛構的,卻也是來自真實的人生,《跳海》就描寫了生活裡各種讓人尋死的可能。有意思的是,一說到死,原本應該沉重、悲傷的議題,經由這個芬蘭作家撩撥,竟像一場歡樂的喜劇。尤其,我一直覺得作家要讓讀者笑會比哭還難,更何況,是建立在死亡的議題上。
從頭到尾,我一直悶著笑意,看著這群明明想死的人,竟然連「怎麼死」都不放過,甚至包下飯店來個盛大的聯歡會,還推派有帶兵經驗的上校,計劃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死亡計劃……然後,第一次跳海沒跳成,約好第二天一早再一起去跳海時,死到臨頭了,所有人居然裝睡不醒!……除此之外,想死的人也必定要有堅定的意志:你只能想著這個人世有多糟、整個社會環境有多惡劣,絕不能想起過去的美好,或是曾經有過的溫馨回憶,否則你就死不成了!……
看著這些找死會員的轉變,我竟然對「告別」這件事改觀了。它或許不是那麼負面。也許在告別的時候,當你已決心完全放手時,便會擁有不同的眼界,因為你已無所顧忌了。
- Jul 14 Wed 2010 17:36
告別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