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病人不合作 醫護有責任
趙可式也提醒醫護人員,有些病人不合作,是醫護人員的責任,如果醫護人員願意花時間,向病人解釋治療目的,有些遺憾便可能就不會發生。
她曾照顧過一位末期乳癌病人,才32歲,有個3歲兒子,2005年發病,2007年過世,乳癌第二期,理論上預後不該這麼差,為什麼呢?
原來病人道聽塗說,只聽到乳癌和荷爾蒙有關,看到醫師開給她荷爾蒙藥物,便認為會使乳癌惡化,所以不吃藥。怕醫師生氣,她照常去門診、拿藥,但把藥都丟掉,沒有吃,也不跟醫師講。
結果短短八、九個月,病人乳癌轉移到骨頭、肺、腦部,最後只有遺憾而終,留下稚齡的孩子和深愛她的先生。
趙可式不能理解,病人明明是位大學畢業生,為什麼不相信專業的醫師,卻去相信非專業的三姑六婆?對醫師的治療有懷疑,卻不願和醫師提出討論?而醫護人員也沒有向病人解釋,開立荷爾蒙用藥是抑制她的荷爾蒙,不讓癌細胞惡化,並不是提供荷爾蒙讓癌細胞生長。
趙可式呼籲,全國醫護人員都應該確認病人是不是清楚知道自己接受那一種治療?目的何在?一定要想辦法讓病人了解。如果醫師太忙,衛教便是護理人員的工作。
說到這兒,趙可式也感嘆,台灣的護理博士密度可能是全球最高的,但大家都去念書,卻少有人願意實地照顧病人。
回想過去帶學生實習時,她經常拿著病歷向病人解釋,她和學生說:「不用怕病人不懂,即使他不識字,他也能從妳的態度、解釋,聽得懂妳所要傳達的訊息。」
她期待地說:「這些事,我不在時,希望她們也能繼續做!」
記者魏忻忻/報導 【 2008-01-08 / 聯合報 / E2版 / 健康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