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你發現有個陌生人正在撰寫你的人生,你會不會又活了過來?

星期天下午,一個人獨自在家看了一部美國電影《Stranger than Fiction》(中譯:口白人生),由於男主角Will Ferrell不是我喜歡的那種模樣,原本沒打算要看下去的,但,劇情走著走著似乎有點文學性,索性就犧牲了睡眠,給它一路看到底。

簡單說明一下劇情:男主角的人生和小說家的故事忽然「合體」,只要小說家寫什麼,男主角就非得做什麼,但兩人卻不知彼此的存在,交集的部分只有小說家的「口白」,因為男主角常聽到一個女人的聲音,這聲音每每詮釋著他當下的所有行為與發生的事。直到某次男主角發現自己正被人寫入,而且結局是必須死亡,這才讓一切真相大白……

影片的大要和評論,網路上其實都找得到,而剛才提到的「文學性」,我認為這才是《Stranger than Fiction》值得拉出來講的部分。

二十世紀初期,英國小說家E. M. Foster的「非小說」創作《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the Novel)讓他留名千古(這堪稱小說家的意外之舉),這本小小的文學評論,其實說的不外乎是現代人已熟知的故事、情節、人物、節奏等等「小說進展內容物」,然而在小說開始與電影事業結合的方興未艾百年之前,這等跨時代的新穎分析一出,遂成一股轟動。

《Stranger than Fiction》的情節線條有三:第一個是從男主角發展的第一人觀點;而由小說家(Emma Thompson飾演)發展而出的是類似God Almighty的全知觀點(就男主角而言);第三個便是他是幫助男主角解釋口白與人生關聯性的文學教授(Dustin Hoffman飾演),好似另一個全知觀點,但事後證明他只是個錯誤的對照組。

鮮少電影如此大剌剌的從文學評論的角度切入,畢竟沒人會有耐心度過「解釋意味」過重的一個半小時,但《Stranger than Fiction》最有趣的地方就是緊抓住人們對於生命的每一件事都想要「找解釋」的心態,好比電影男主角一樣,命運之神假如活生生的就存在於周遭某處,你會不會開始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了如同小說那般的想像——我的生命也是一段鋪陳,它終將有結果,我能夠掌握的不是故事即將如何發展,而是跳脫出我原先毫無高低起伏的「扁平人物」角色,進而成為別人或全知者筆下,那個豐富多采的「圓形人物」呢?

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也是永不休止的小說原型,只不過沒有人替自己寫出易讀易懂易感人的文字敘述,所以,每天都過著複製的日子。制式化的後果,存在於心中的Fiction,總有一天會變成Stranger,最後只能尋求外在的刺激來「活化」自己的人生。

小說要成為電影很容易,改編一下即可,電影要成為小說,除了結構上的困難之外(小說的結構必須很嚴謹,它不像電影那樣容許不合理的鏡頭存在;小說的沒有真實的鏡頭,其運鏡是操控在讀者的心中),要讓觀眾乖乖坐在銀幕前,並相信電影正在「解釋」小說,甚至是解釋小說的結構,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票房和評價果然不那麼討喜了。

順帶一提,《Stranger than Fiction》的導演Marc Forster和《小說面面觀》的作者E. M. Foster,姓氏只差了一個r字,或許也是「刻意」的巧合。
(文/bohemia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