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最美的邂逅,莫過於遭逢了璀璨的光芒,在天為流星,在地則是「有故事的人」——李崇建便是。
很難想像的是,我十九歲與崇建認識,是大學同班同學。我們有更多花火似的認識則在畢業後,多虧辦了一本影印、熱血式的文學雜誌《距離》,彼此保持聯繫,雖在不同職場與生活圈打轉,互勉小說的夢想。
幾年之後,我們先後到達了苗栗卓蘭的全人教育實驗中學教書,那時《距離》結束了,熱血仍在,夢想仍空,可是全新的教養與經驗展開了。在這充滿森林潮濕氣息的體制外中學,無論教育理念與操作方式,都創造了台灣當前教育的思索空間,點滴記錄在《沒有圍牆的學校》、《移動的學校》。
崇建的興趣廣泛,對建築、音樂、NBA、文學、自然有高度興趣,有著雜食性閱讀與變形金剛式的嗜好,再加上泥水匠、工廠作業員、貨櫃搬運、酒店少爺、記者的經歷,造就全方位的人格特質。任誰跟他聊,絕對驚豔他身上源源不絕冒出的故事,並著迷不已。因為這樣,崇建以他重裝配備上陣成為教師,打破了老八股的國文老師形像,對書本能深入解說,旁徵博引之餘,又能抖出幾個「私房菜」經驗佐證。
在全人教育實驗學校,崇建遇見了兩位導師。一位是當時的校長程延平先生,傳奇式的延聘崇建當中文教師,並教授他如何思索與實踐以「人」為核心的教育。另一位導師更傳奇,他是《沒有圍牆的學校》書中的「P」與《麥田裡的老師》書中的「山毛櫸」,兩個代號來自同一人。「P」像是台灣的某些小孩成長路線,小學時天真可愛,到了國中階段,不知怎麼的走上叛逆路線,蹺課、不讀書、抽菸樣樣來,容易被貼上放牛班學生的標籤(理所當然也送被放牛班)。要如何在不違背程延平校長的教育理念之下,引領叛逆的「P」走上常軌?崇建用盡方式後,往往沒輒,也一肚子苦水,於是他學習「薩提爾」模式的心理諮商技巧來幫助「P」。這是崇建生命中重要的階段,他進化了,他上岸了,脫離了「紅海式」的傳統教育與師生關係,來到更寬廣的陸地,同時也引領種子般擱淺在海岸的「P」長為蓊鬱的山毛櫸。崇建事後思索,這一路走來,「山毛櫸」是引領他的另一個導師,充滿感激。
離開全人學校,崇建與一群朋友在台中辦一間創意作文班。經過多年的歷練,他的心理諮商技巧更熟練,也將之融入教育,從如何改善親子間的關係,進而擴大到班級經營,他早已成了一家之言。他反應機敏、處事態度積極、受挫能力高,這種難得的特質,註定他在塊園地的灌溉必然有倍數成果,《麥田裡的老師》是他這幾年來處理的精采個案與人生經驗的累積,更難得的是還有技巧的傳授。這些技巧極為務實,他在成書之前已四處分享,從小學到大專院校講授,場場轟動,甚至到大陸各省分享。
《麥田裡的老師》以說故事方式呈現,難得的是故事很動人。沒錯,他這幾年來創造的另一種更迷人的敘事,他越來越有故事,而且不斷創造。他的故事不是憑空捏造的,來自他「熱情的創造力」,用生命實踐正向的人生,並用文字記錄過程。崇建這種能量的爆發是我在十九歲時無法想像,時間的引信卻可以燒得這麼遠,這麼熱忱,讓我有幸在多年後目睹,令人非常熱血。
在朔風野闊、風景迭變的荒原上,有無數路徑。關於年輕時的文學夢,如今非夢了,是一條足下之徑。星光下,無法預知前景,走下去是最美的探險。我有幸在這條小徑看著另一條小徑的崇建,他不只是小說家,更是有故事的人。關於說書人這古老行業,永遠最迷人,而且是說自己的故事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