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黃湘玲

「老師,我不知道郵筒在哪裡?」A同學非常緊張地發問。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就連找郵筒都成為一個有挑戰性的任務, 孩子們可說完全沒有「寄信」的經驗。

靜靜坐在高雄的一家咖啡館裡,中午的陽光溫暖宜人。我拿出在雲林故事館購買的明信片,動筆寫下給孩子的話。

明信片投入郵筒
祝福變得更具體

這張明信片的意義在於,那是孩子透過平日的好表現換取的集點獎品。當孩子蒐集滿五十個獎章時,他們擁有三項選擇:國語作業減少、午休時間到圖書館閱讀、一張來自老師的旅遊明信片。

閱讀果然得到眾多青睞,畢竟能夠在午休時間做與眾不同的休閒,何其有趣!我原本擔心明信片與其他兩項獎勵相比,顯得過於「輕薄」,孩子可能不感興趣。沒料到,好幾個孩子期末時不約而同湊過來,說:「老師!我要換一張明信片。」就這樣,統計後,總共有八張需要寄出。然後,我慎重其事地請孩子將收件地址給我,並叮嚀自己不能忘記此事。

不同於期末領取的正式成績單,孩子不需要一再被評斷。我希望這張明信片可以讓小朋友享受驚奇。所以,我一直在等最棒的時間,想像他們收到明信片時,如同打開一扇窗,看到旅行的風景、嗅聞旅行的味道、閱讀旅行的想法,然後,以後他們也會愛上閒晃與體驗,成為一個生活家。

該寫什麼呢?摒除常見的師長期勉,我以分享的心情,用輕鬆的筆調書寫寒假在中南部的旅遊心情,提到我去了雲林故事館看到老房子如何被重新改造利用、我在布袋戲館觀賞今昔布袋戲偶的精采演出、我徜徉在雲林莿桐花海中與各式有趣的稻草藝術合影,當然,還有壯大我勇氣的阿朗壹古道踏查。

點點滴滴,都化為文字,濃縮在一張張卡片裡,最後,我分別蓋上咖啡店提供的橡皮章,為卡片做最後裝飾。

走到郵筒前,把明信片投入!就像寄信給好朋友一樣,時空的等待,讓祝福變得更為具體。

數位世代的孩子
保有手寫的觸感

我忍不住幻想,孩子收到卡片時,會是怎樣的心情,他的家人應該也會替孩子感到開心吧!我喜歡的親師關係,是建立在這樣自然的互動裡,而不是刻意透過正式信函或電話來闡述。

正式開學後,學生果然掩不住興奮,睜著發亮的眼睛說:「老師!我收到你的卡片了。」或是「老師!你去的那家咖啡店真的有貓嗎?」每一句都反映了他們的熱切,這是身為老師的我主動示範的成果。

因為,我也在寒假前要求每個孩子寄一張明信片給我。透過互動,往往能讓學習更為深化。又擔心他們不知道如何購買郵票和明信片,所以,我事先備妥,請孩子抄寫我的收件住址,接著只要填寫內容後,投入郵筒即可。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孩子對於收件和寄件住址、收信人稱謂該如何寫一片茫然,就連找郵筒都成為一個有挑戰性的任務,他們可說完全沒有「寄信」的經驗。於是,全班開始七嘴八舌討論著……

「老師,我不知道郵筒在哪裡?」A同學非常緊張地發問。

「你就去找郵局啊!」B同學搶答。

C同學舉手問:「郵筒不是有兩種顏色?我要投到哪一個?」

「當然是紅色。」D同學信心滿滿回話。

B同學馬上發出否定的聲音:「才不是紅色,是綠色的。」

給了他們我老家的收件地址,希望讓我的父母也享受收信的樂趣。果然,在還沒回家過年前,老爸跟我通話時,常常雀躍萬分地報告著每日業績:「今天收到了五張,我覺得曉華寫得最好,她寫了……」

在電子化的時代裡,保留手寫的觸感,於我,於學生,於家人,其實一樣重要。

●摘自寶瓶即將出版《小學就學會:情緒管理、時間管理及第二專長》

★原刊載於2013/04/28 聯合報繽紛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quarius0601 的頭像
    Aquarius0601

    寶瓶書BAR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