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玉蕙
最初對「黃信恩」這個名字留下印象,是在聯合報的徵文評審中,他以一篇<壺水之鏡>掄魁,何寄澎、平路和我三位評審毫無異議地有志一同,這在一般的評審工作中並未多見!意味著他得到絕對的肯定。從那之後,常在文學獎中和黃信恩的作品有美麗的邂逅,評審老師每每在徵文揭曉之時,好奇探問作者為何方神聖,竟有如此奇思妙思!這本書中得首獎之作如<壺水之鏡>、<時差>和沒有收在書裡的<空白海岸>,幾乎都在這樣的狀況下出線,二獎作品和它一逕維持相當的距離。
很奇妙地,黃信恩向文壇投石問路的軌跡,竟彷彿和我的評審工作合了節拍。我不得不說,這如果不是巧合,就絕對是氣味相投了!只要黃信恩出手,我幾乎總是一眼便不假思索肯定,上述的幾篇冠軍作品不說,<口音>、<蟬>也是如此,會議裡投出的最初一票,總篤定有我的圈選。如今,有幸先睹《游牧醫師》全書,越發加強我「慧眼識英雄」的驕傲。
黃信恩的文章裡,有一種謙虛和溫暖,是這個年代的年輕人少有的品質。在實驗性強和積極向西方文論靠攏的寫作趨勢下,他不賣弄、不投機,只紮紮實實地拿他的醫學專業向文學進軍,便輕易打敗群雄。仔細想來,不是醫學背景的顯赫炙人,而是字裡行間充斥的人文素養和人道關懷打動人心。譬如:<口音>裡指陳口音與生俱來,根深柢固,即使全力以赴地進行口音轉換的打造工程亦注定徒勞。信恩因為一次醫病關係的建立,開始回溯自幼至今和台語、國語甚至英文語音奮戰的難堪歷史。為了追趕時代,他不惜塗改身世,然而,奇詭的口音卻消滅不得、去之無方,自卑和慌張因之如影隨形,信恩且由切除喉嚨的病患身上赫然發現奮戰的徒勞,幽微曲盡作為台灣人面對強制語言統領的心酸。他成功地綰合醫學專業與歷史滄桑,題材殊異,感喟良深,是一篇引發閱讀者深思的佳作。
- Feb 12 Thu 2009 10:55
向文壇投石問路
- Feb 11 Wed 2009 11:00
注視
文◎年子
雙眼緊盯著某處,心神集中於一點,凝神,拋出一道熱熱的視線,投向那在意的什麼,是的,你正被我注視著。
每當看見吸引自己的人、事、物時,我選擇定睛注視,不過,我自己卻不是十分喜歡那種感覺。
會被注視的時機有哪些呢?當受到眾人的注視時,多半是自己做了受到極大讚揚,不然就是做出極糗的蠢事,才會在一瞬之間吸引大家的目光。又或者是,自己正準備報告、發表什麼言論,過多的注目禮免不了更增添發言前的緊張。還有一種,是戀者的注視,戀者的視線總是比焰火更為灼亮、比滾水更為熱燙,彷彿要把你盯著穿出了個洞似的。
以上幾種注視,往往會瞧得人渾身不自在,再加上小的我天生臉皮薄,所以無法盡情享受成為目光焦點的滋味,寧可成為看熱鬧或鼓掌的人群。
- Feb 10 Tue 2009 10:12
巴黎‧愛情‧匆匆(Tout est Passé si Vite)
- Feb 09 Mon 2009 14:26
2009.1寶瓶暢銷榜
- Feb 06 Fri 2009 11:16
我們實在太愛巴黎!
我們實在太愛巴黎!這是唯一記憶愛情的方式!
法蘭西學院文學獎得獎作品
《巴黎‧愛情‧匆匆》法國當代名家讓─諾埃勒‧龐格哈齊最成熟的作品,也是他一舉奪下二○○三年「法蘭西文學大獎」的驚人之作。小說呈現一個瀕死女作家看待浮華過往的黯然心情,一一揭開法國文壇及作家不為人知的幽暗面。每一處鑿斧雖然殘忍,卻又時時帶著暖意。這個關於巴黎與愛情的記憶,也會是我們在生命裡共有的一段刻骨經歷。
★寶瓶好書《巴黎‧愛情‧匆匆》搶鮮看~~
- Feb 05 Thu 2009 11:10
2009.02佈告Ⅰ——全台超過100位老師齊力推薦的POWER老師!
POWER老師——蘇明進,我們從沒想過,一位國小老師會為孩子做這麼多!他經營全台最成功的「教學部落格」,長期吸引父母、老師取經!他教給孩子的36種能力與品格,更為教育帶來最大的希望!
- Feb 04 Wed 2009 10:00
年獸,你走的好快啊
圖文╱小娘
▲這九天新年假期就像這位賣甩餅的印度阿四(不好意思,他家裡排行老四,不是老三),就這麼往上一甩,瞬間,甩餅跟假期就都看不見了。
九天假期真的太短了。
尤其在最後一天,從連續八個早上可以「睡到自然醒」的模式,很難切換到「上班」模式。我坐在餐廳的高腳椅上喝咖啡,神情呆帶,突然腦裡叮咚一聲,是誰笑吟吟的在說,「小娘,再過三天,又輪你OOXX了喔」哎,不要說切換模式了,直接當機算了。
- Feb 03 Tue 2009 14:18
何致和「外島書」 阿兵哥當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