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因為有夢和信仰而毀滅!

繼《白噪音》之後,美國偉大作家唐‧德里羅諷喻現今人類瘋狂偶像崇拜之經典力作!

全球唯一中文版隆重上市!★榮獲「國際筆會/福克納獎」。南方朔/專文導讀

當我們瘋狂崇拜之時,可曾真正化解心底的徬徨與不安?

一位在文壇享有盛名多年,地位無可取代的小說大師,突然聲消跡匿,遁世隱居。他一躲便是數十年,沒有人知道他的行蹤,但眾人並沒有因此而忘記他,反而集體陷入追逐的狂熱情緒中——作家越是隱世不出,群眾便越瘋狂探尋他的足跡,甚至把他視為英雄,奉若神明。

這位作家本來可以不露面的,但有天他收到消息,得知一名瑞士詩人遭挾持至貝魯特,而對方的企圖竟是希望這位大名鼎鼎的小說家能前去「交換」,好讓他們的行動得到最大的曝光量!對於這荒謬可笑的要求,大師竟然出人意料,決定前往貝魯特換回人質。面對充滿危險的未知,他的目的是什麼?難道是為自己或眾人再造一次更偉大的傳奇?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見自己的天才  正向思考就對了!  相信自己,你最棒!  看孩子的叛逆  陪你去環島——一個父親送給兒子的畢業禮物  

盧蘇偉,國內外知名潛能整合專家。小時候因為腦膜炎的侵襲,讓他的記憶功能受損,直到小學五年級才真正的學會認字。他讀過啟智班、特殊教育班,現在他是輔導專家,也是知名的潛能開發專家。從啟智班走來,盧蘇偉把自身的經驗寫成了《看見自己的天才》一書,告訴大家「沒有天生不會讀書的孩子」;而他的另一個身分是激勵專家,遍及世界各地的3000多場演講,感染了各種在不同行業、不同階層奮鬥的無數聽眾,讓他們活出自我,將自己的人生演繹得更加出色。盧老師到人間衛視暢談他一系列的暢銷好書,歡迎準時收看~~

節目名稱:人間衛視 樂活在人間
書名:《看見自己的天才》、《正向思考.就對了》、《相信自己,你最棒》、《看見孩子的叛逆》、《陪你去環島》
時間:10/31(一)~11/4(五)18:00~19:00首播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繼《爸爸,我們去哪裡?》、《爸爸沒殺人》尚路易.傅尼葉披露真實愛情經歷,再度擄獲全球讀者!

我的女孩遠在巴黎,我卻在她老家下鄉種田。
我問她願不願意嫁給我,她說,不,我不要嫁給一頭牛!

這是尚路易.傅尼葉年輕時候的愛情故事,描述自己為戀人而成為農夫的悲慘經歷。在他幽默、風趣的筆觸下,愛情,有了全然不同的面貌。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在阿魯吧賀景濱,這三個字,在文壇等同「博學的鬼才」。
從1990年,豔驚四座,並拿下時報文學獎小說首獎的〈速度的故事〉開始,他以輕巧的敍事,處處機鋒哲思、妙喻不斷,還能在其中沈載或鑲嵌再沈重不過的生命課題。《去年在阿魯吧》,藉由虛擬酒吧裡不斷飲酒說笑調情的男子,卻投入一場死生契闊的愛情為喻為題。當小說闔上,你的笑意滿臉,但心裡卻沒來由得開了個大窟窿,冷風像飆高時速的大卡車,狠狠將你穿過。

主講人:賀景濱
時間:10/28(五)20:00-21:00
地點:誠品信義店3F Mini Forum
(台北市松高路11號)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小娘)
DSC_5140.jpg

有件事,一講出來大家都拍大腿,心領神會,哈哈大笑,沒有人願意往下評論,不過都樂於提供自己的遭遇,一則接一則……
我要說的是,嘟丟白目。

從事新娘秘書的D,最近她的MSN暱稱是客戶對她說的一句話:「因為喜歡的新秘都被訂走了,只好找你囉~」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請教梁旅珠  

Q:讀者請教梁旅珠:看了梁女士的教養書,有了很多收穫,也開始重新調整自己教養孩子的方式了,但我一直很擔心孩子的英文沒有從小打好基礎,所以想請教梁女士,三四歲的孩子,您推薦怎樣的系統用怎樣的方式來學習英文較適合,謝謝。

A:作者梁旅珠:我認為,要學好英文最需要的是:時間、時間、還有時間。

在我們要學習的各類知識中,語文是一種文化的「約定俗成」,它並沒有嚴謹的原理或邏輯,完全是該地區的人經由長時間下來共同創造出來的溝通方式,所以學一種語言,需要的就是不斷的記憶背誦和練習。想學好一種語言沒有捷徑,在提供適當的環境和素材之後,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越多,學習成果就越好。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母墟  隔壁墓園的男孩(Grabben I Graven Bredvid)  

《母墟》徵文活動

在《母墟》中,主角小舞是個害羞的九歲小女孩,總是獨自偷溜去遊蕩,或躲在媽媽背後,看著大人之間的紛紛擾擾。有一天,她的父親因為買了來源不明的農藥,被警局抓到拘留所,不知何時才能獲釋。看著心中的大樹倒下了,年幼的小舞雖然慌亂又害怕,卻開始努力想著是否有任何辦法,可以將爸爸救出。
當我們還是孩子時,總仰望、依賴著父母親,但會不會也許有些時候,父母親也需要我們的搭救呢?請你回頭翻翻記憶的箱子,找出任何父母(或長輩)脆弱無助的時刻,說說身為孩子的你,當時的心情;或者分享一下,若時間能倒流,你是否會試著幫助他們、或有任何的行動?快到活動網頁寫出來跟大家分享,就有機會獲贈《母墟》新書一冊!。

《母墟》贈書活動︰http://channel.pixnet.net/reading/event/info/1398

《隔壁墓園的男孩》徵文活動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菜小配

上周支援校園部門,參與了兩天高中生閱讀營隊,身為隊輔,一剛開始壓力頗大,擔心已經離十七八歲相當遠的我,會和學生溝通不良,但意外地,兩天活動下來,從學生們身上,我看見了每個孩子不同的特質,害羞的、很容易High爆的、酷酷不愛笑的、敏感的,頓時間,我的緊張慢慢放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欣賞,不管他們的外表多不同,表現的行為舉止差異多大,這群孩子身上都有一種美好的特質,我思考著,是什麼樣的父母,造就了這群孩子……

還記得盧蘇偉在《相信自己,你最棒!》提到原生家庭的概念,「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完全是來自父母與原生家庭。如果我們要改變自己,就必須回頭省視原生家庭……省視原生家庭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路,需要體諒、需要包容,更需要和解……」(這段文字摘自該書簡介),父母影響孩子之深,是我們知道到但卻不知道有多深的一件事,當然,透過後天教育或閱讀,我們能有所改變,但實際上,一如上述所說,那真的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路,我們永遠不知道父母留給我們或我們留給孩子的某些特質,在未來的哪些時候對我們或他們會是個阻力或助力,一如黃瑽寧的
《身教》中,父親一板一眼(這不見得是不好)的特質,在作者身上有某些程度的影響,至少在書中,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好的發揮,這讓我在讀著《梁旅珠教養書》時,又有種心有戚戚焉之感,它提到「一個健康的新生兒到這個世界上,就像一張白紙一樣,並沒有帶來任何的『習慣』。父母,或者是養育者,才是選擇並決定,讓孩子養成那些習慣的人。」

打從去年起,親子共享報的編輯手札很少推薦教養書,小編私心的認為…不,是真心的認為,某些時候,這些書是有幫助的,但有時他們也是父母焦慮的來源,誰說這樣的書名《8歲進大學》或《教出錄取哈佛、史丹佛七大名校女兒的教養祕笈》不會讓人焦慮呢?但以行銷而言,似乎這是一個快速又聚焦的方式,或許他們真的吸引到你了,如果沒有,也是我這次想推薦《梁旅珠教養書》的原因 ,希望你們別因為他的書名而排拒它。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