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鳥茵(知名部落客)

黛絲蕾,三十五歲的圖書館員,集髮絲分叉、衛生棉滲漏等小缺陷於一身,是名熱愛藝文活動、過著布爾喬亞生活的寡婦,總在午休時間獨自晃蕩到墓園,坐在長椅上邊瞪著他那早逝丈夫的墓碑,邊懷念他沖馬桶的聲音,傷春悲秋的同時卻又不免洋洋得意地認定自己的詭異行徑更勝史蒂芬.金筆下的恐怖小說女主角,曾經在墓園裡感受到雙腿間有異常興奮現象時懷疑自己有戀屍癖的傾向。

班尼,終日在牲畜間打轉的農夫,因為人生花了太多時間和母牛廝混,活到中年才驚覺自己沒有常識,理當榮膺瑞典驢蛋獎得主。墓園是他喘息的空間,習慣做點園藝後坐在長椅上沉思。會輕易愛上可能肥胖、可能沒品味,但用心裝扮自己的女人,所以起初很看不慣黛絲蕾那款連口紅都不擦,一點女性潤澤感都沒有的傢伙。(但他自己卻長年穿著郵購來的衣服,儘管能蔽體卻也沒得體到哪就是)

本書非常詼諧且畫面感十足。比如闡述男女間存在著強烈吸引力,卵子終其一生只為等待與合適的精子相會,一旦遇著了,整組機制便會全面啟動。但卵子主人沒預料到的是,一個只是用來盛裝精子的容器(指班尼)竟會配備那樣颯爽的笑容,惹得她的卵子在體內激情舞動、瘋狂咆哮。透過這樣的形容彷彿可以看見一個身著高衩韻律服的卵子,扭腰擺臀、踢高了腿在引誘精子對吧?除了三不五時叫人噴飯的幽默外,我更愛作者無比細膩、叫人回味再三的描述,像是「我們像是兩根同步動作的棒針,將彼此所有的意見都整齊緊密地與對方織在一起,然後快樂地看著作品逐漸成形」。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9月29日陳雨航先生在賀景濱《去年在阿魯吧》小說預告片暨新書發表會上的談話,小編整理成文字與大家分享。)

 
我應邀來談《去年在阿魯吧》這本書,還好,不是《去年在馬倫巴》,《去年在馬倫巴》這部電影我三十幾歲的時候看過了,坦白說沒有看懂。
《去年在阿魯吧》這本小說,當然,他有容易讀的地方,但也有不容易的地方。我想先說一下我看到作家在這本書裡面的挑戰。
賀景濱,我過去完全不認得他,今天是第一次見面,剛剛才打過招呼。我們倆雖然曾在同一個機構服務,也許在大樓的廁所錯身過,這個名字對我是不存在的,但我的幾位好朋友倒曾經與他共事過。
我想像的他,白天是一個吊書袋的書呆子,晚上可能是一個混夜店的痞子……不過剛剛初見,我想他不是痞子,比較接近書呆子。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陳柏青‧採訪

只要給我兩個元素,我就可以讓小說無限向前,那兩個元素就是……」至此,世界該只是一條線,賀景濱坐在前方,極簡配備,卻自能驅動小說這一繁複系統高速運轉。至此,世界該可以畫出一條線,賀景濱終於推出他的長篇小說《去年在阿魯吧》,在這之前,沒有人這樣寫小說,在這之後,之後呢?小說家也在等待,他談起關於未來的小說,談起如何讓讓技藝活了,讓小說活起來……

Q:你曾提到「我在《去年在阿魯吧》裡找到了一種很貼近自己、很接近自由的東西。」,可否談談這本小說所帶來的解放和自由?

A:我們總以為是寫作者在操縱書寫,有絕對的自主權。但有時你會發現,當書寫進行到一個程度,小說自己就動起來了,自顧自走下去。有些人會欣喜這樣的狀態,但在我看來,此時作者是被小說綁架了。我所謂「書寫的自由」,就是,「凡我想寫之物,我可以隨意的將他置入故事中。」這樣的自由其實是很了不得的。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幻艙 文/楊美紅

不知有多少人如我一般,在閱讀這本小說時會上網輸入「超現實主義」、「達利」等關鍵字,重溫達利畫作的衝擊感,並思索時間與記憶、意識與潛意識、理論與創作,彷彿那些由硬變軟的線條裡,早指涉商業炒作與非凡脫俗間隱隱的弔詭,而這,或許與小說無關,或許又極其相關。


拜小說主角達利先生所賜(作者留了這麼一條按圖索驥的線索),讀者必然將小說描繪的避難空間、未來時間與那些看似潛意識般的夢中對話,與超現實藝術的達利緊密相扣,這條線索來得如此理所當然,成為小說文本最直接穿透且毫無迴避空間的相望。

在閱讀小說前,我竟衷心希望讀者能先認識現實裡名利雙收的達利和那些過度商業炒作的畫作,再來看這本小說。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雨點.jpg

文/山口白菜

尚路易‧傅尼葉《爸爸,我們去哪裡?》,曾經讓我想起十五年前我那無緣的妹妹。假如蝴蝶振動翅膀,引發了蝴蝶效應,而我的記憶也全盤被改寫,也許今天我的身邊會多了一位新成員。

我的妹妹離奇去世。
如果妹妹還在,她可能是我很嚮往的生肖,豬,感覺是不太有競爭壓力的世代,我會叫她國中好好讀書,這樣才可以上好高中,千萬不要像姐姐一樣選填女校,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布勒妞

當大街小巷都搶著告訴我們應該要向賈伯斯致敬,有些人也許真的因此而眼眶泛淚、胸口發熱……這是虛擬或真實的眼淚?

讀畢《毛二世》,感受十分複雜。很難想像它是一部在國外已出版多年的作品,因為書的內容實在太貼近當前社會了!集體崇拜,口號勝過一切,為求吸引大眾目光、刻意捏造的新聞事件、甚至災難……真實往往比小說更荒謬,在這個真假難分的世界裡,許多人惶惶終日地活;而信仰堅定、大踏步往前走的那一撮人,又能否確定自己所追求的事物真正存在?如果說,二十年前人們盯著電視機目不轉睛,二十年後的人們則陷入網路虛擬世界,無論我們遇到什麼事,都是一則可以發布的消息;消息一旦發布,即使踩到狗屎,還是會有人為我們按讚。關於這些,唐‧德里羅早在多年之前就了然於心…

唐‧德里羅毛二世(Mao II)

毛二世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看看一個媽媽眼中個性拖拉的4歲小女孩,竟然會「時間規劃」和「先後順序」?!非常謝謝GRACE媽媽跟我們實例分享~~

旅珠姊:

您好!我是您的讀者。

從您的教養書和演講中得到許多啟發,非常認同您「生活教育是一切教養的根本」這個理念,但以往在實際執行上常找不到方法,難免淪為嘮叨媽媽一族。在讀到第85、86頁提到從小培養時間管理和做計畫表時,我如獲至寶,心想:"這正是我需要的!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繼《爸爸,我們去哪裡?》、《爸爸沒殺人》尚路易.傅尼葉披露愛情觀點,再度擄獲全球讀者的動人小說!

我的女孩遠在巴黎,
我卻在她老家下鄉種田。
我問她願不願意嫁給我,
她說,不,我不要嫁給一頭牛!

鴻鴻(詩人) 專文推薦  何平(電影導演)、凌性傑(作家)、鍾怡雯(元智大學中語系教授)  真情推薦!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