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珠姐您好:
想請教您一個問題:我們花很多時間陪伴小孩,但有時候該做功課、閱讀、複習課業時,小朋友偶爾還是會擺臭臉或是說又要複習了、又要閱讀了……真不知道這時候該堅持,或是該讓他休息?不堅持,怕小朋友下次又這樣,若堅持又怕壓著小孩閱讀、複習會讓他們失去興趣或是排斥。所以,心裡真不知如何是好?旅珠姐可以給些意見嗎?謝謝!
小瓶子
作者梁旅珠的回覆如下:
小瓶子
您所提的問題沒有說明孩子的年紀,所以我無法很確實的針對您的狀況回答。只能以我個人整體的概念提供您參考。
我認為年紀愈小的孩子,愈可以用嚴格堅定的態度與語氣要求服從,理由也不用說太多,但隨著年紀愈大就必須加入更多的尊重,強制執行的同時必須想出好的理由來讓孩子信服。也就是說,孩子不一定能夠喜歡或自願做大人要求的事,但受到規範要求時,即使他做得心不甘情不願,他也必須打從心裡相信做這樣的事情對自己有好處,而不是為父母做的。
這樣的理解,需要由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藉由各種方式建立起來。父母應對的態度和方法需要隨著孩子成長做調整改變。「從小做起、由緊到鬆、想在前面」,就是我覺得父母可以比較輕鬆做到的最重要原則。
人都是自私的,辛苦的事若不是為了自己好,何必要做?所以我常常提醒家長們,千萬不要把自己的犧牲或辛苦掛在嘴上,想對孩子邀功也要有技巧。比方有些父母常在要求孩子念孩子時會說:「我這麼辛苦(我要你這麼做)還不都是為了你好!」年紀比較大孩子聽到這話時,心裡常會有的OS就是:「我不覺得好啊?我又沒要你這麼做。」父母如果說:「你不好好念書考個好大學怎麼養活自己?」孩子可能也會心想:「現在好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好不好!」
我從孩子很小就灌輸他們觀念,高中以前的學習其實就是在給自己打未來的根基,好好學習可以為自己開展更寬廣的路。所以,多閱讀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未來考好成績好學校(當然,能順便達到這樣的目的不是很好嗎!?),而是增加自己的語文能力與增廣見聞。
很多人會說,這麼八股的觀念小孩哪聽得進去?我的心得是,越八股簡單的道理越適合對年紀小的孩子說,越大就越需要用腦筋想「行銷」方式包裝我們的理念觀念,再巧妙的「推銷」給孩子。
舉例來說,剛開始學國字的小小孩在打開需要拼裝的玩具時,可能會有說明書。看不懂說明書的孩子就會需要大人的幫忙,這時我可能就會趁機開玩笑說:「哇,還好媽媽小時候有認真念書,看得懂說明書,不然想玩玩具也沒辦法玩呢!弟弟你上課要認真學生字,下次就由你負責讀說明書囉。」孩子會得到一種印象:喔,原來玩也得要識字。觀念的灌輸我會採取這種方式,而不是一再重複「語文能力對你很重要」這一句話。像這樣協助孩子建立觀念的機會,必須隨時在生活中觀察捕捉。
所以我跟朋友開玩笑,孩子小拼體力,長大了要拼口才拼腦力。孩子如果有比我有道理的話,我不認為因為我是父母他們就必須聽我的,所以對孩子的意見或種種狀況,我盡量周延思考,然後提出讓他們心服口服的意見。如果是比較大的孩子,就要善用幽默感,有時候媽媽用玩笑方式去拗或撒嬌也有用。
關於閱讀,小學三年級以前要盡量把閱讀範圍拉廣,因為中年級以後的小孩開始會有自己的閱讀主張,就會走入孩子自己有興趣、比較狹窄的項目。開始有自我主張是「長大」很自然的發展,只要孩子的選擇不離譜,父母要逐漸放手予以尊重。現在閱讀的選擇非常多元,如果是不大喜歡閱讀的孩子,不妨多觀察孩子的興趣和喜好,從這些方面來下手,不需要太功利覺得一定要念什麼書才好。我認為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比眼前多考幾分重要多了。
很多家長以為規定時間,陪著孩子盯著孩子閱讀,小孩就會喜歡,其實這是由上到下的強勢領導,孩子不會感受到閱讀是自己的休閒樂趣。當孩子開始有能力自己閱讀時,就要逐步減少講故事或爸媽陪著讀同一本書的時間,而是以一種「小型圖書館」或「小書庫」的概念讓孩子覺得自己有主導權和選擇權(當然,孩子比較小的時候這個圖書館的藏書其實是父母做的選擇)。在約定的閱讀時間內,我會陪著他們,但各讀各的書,這樣比較能營造出各自自由享受閱讀時光的感覺。
不要怕孩子擺臭臉…如果孩子擺擺臭臉我們就被打敗的話,那往後也不需要再思考怎麼教養,因為隨著孩子成長難度只會愈來愈高。父母要知道好逸惡勞是人性,練習不被孩子的情緒牽著走,盡量保持從容的態度,才有辦法冷靜思考對策、見招拆招。
「對付」小孩子用變化方法和轉移目標的方式滿有用,比方孩子拒絕複習課業時,那就用點幽默感「深表同情」,但誠懇提出一些不這麼做的缺點,以及自己或他人不努力深受其害的例證。也可以開個小會議,讓孩子自己建議可行的做法。年紀愈大的孩子要避免用強迫服從的方式;父母平常就要多用心,思索各種讓孩子難以反駁或挑戰的理由,在立場觀點不同時拿來說服孩子,讓孩子信服。
關於複習功課,我建議要好好做時間表,把該做功課、讀書、運動、才藝和休閒時段做好安排,建立「完成責任內工作才有資格休閒」的責任感與觀念。對有照規矩執行的孩子,就要好好的把說好的休閒娛樂時間留給他。時間利用的效率固然很重要,但每個人都需要休閒放空的時間,每個孩子也都有自己步調和能力極限,千萬不要貪想把孩子所有的時間都做最大的利用,逼得孩子喘不過氣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