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寶瓶文學Island (219)
- Dec 02 Tue 2008 11:11
無愛練習
- Nov 05 Wed 2008 10:27
夜車
是誰殺了美麗的女天體物理學家?
愛情與迷失是它的基調,詭譎的人性與未知是它的出口!一場從死亡開始的愛情,徹底顛覆你曾經讀過的愛情懸疑小說!
「擁有這樣美好的身體實在太可悲了!」
她是一個年輕美麗、身材姣好的天體物理學家,有著人人稱羨的家世與感情生活。然而在週日夜裡,本來是該與愛人溫存的美好夜晚,她卻被發現陳屍在房裡!
她的頭部中了三槍、全身赤裸,在在都顯示這絕對是一樁兇殺案。但是臥房的門窗緊閉,命案現場亦無打鬥的痕跡──難道,兇手就是幾分鐘前才從她寓所離開的教授男友?
- Oct 20 Mon 2008 09:56
淚光閃閃的巴黎
- Oct 02 Thu 2008 11:00
外島書
- Jul 31 Thu 2008 13:24
外出偷馬(Ut og stjæle hester)

挪威作家佩爾.派特森在2007年贏得「都柏林IMPAC文學獎」揚名國際的重要作品。
這個以全球最高額獎金著稱的文學獎,在2007年召開的決選會議,肯定是有史以來最激烈、最讓評審團頭痛的一場會。進入最後決選的八位小說家,各個來頭顯赫,包括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柯慈、印裔文學大師魯西迪,還有英國文學巨頭朱利安.巴恩斯,以及得過普利茲文學獎的麥卡錫。
他們任何一位都絕對具有資格摘下桂冠,繼承這個自奧罕.帕慕克得獎後更加聲名大噪的文學寶座。也因此,獎落誰家的話題一路延燒,以至當佩爾.派特森以黑馬之姿奪冠時,此聞更是轟動國際文壇。
- Jul 14 Mon 2008 13:52
蠍子的甜蜜毒藥——巴西第一名妓飛上枝頭的真實故事
- May 12 Mon 2008 12:04
非典型愛情
和妳無情分手的男人:夜裡灌著馬丁尼,第一杯第二杯是天堂,第六杯就是地獄。
和妳擦身而過的初戀男人:20多年了,即使結婚生子婚姻美滿,他仍記得妳。
- Apr 10 Thu 2008 15:46
黑雨將至
- Mar 18 Tue 2008 17:32
男孩公寓
- Feb 19 Tue 2008 16:41
一個人的微湖閘
- Nov 09 Fri 2007 14:21
島嶼女生的非洲時光
- Nov 08 Thu 2007 11:12
杏仁(L’amande)

第一個書寫真實愛情經歷的回教女作家!
媲美莒哈絲《情人》的濃烈愛情,
《慾望.巴黎──凱薩琳的性愛自傳》的大膽露骨震撼歐亞書市,
最異色的情愛暢銷作品,翻譯語言版本已超過25國!
化名為「娜吉瑪」(Nedjma)的穆斯林女作家,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下了這本露骨的情慾小說,儘管她礙於阿拉伯世界的禁忌而始終未公開真實身份,但此書首次在法國問世,即造成轟動,不出三個月,累積印量已高達55,000本,至今版權更售至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等超過25國。《紐約時報》讚賞這部小說具有莒哈絲《情人》的濃厚韻味,而大膽露骨的程度足以與法國重量級藝術評論家米雷(Catherine Millet)的自傳《慾望.巴黎──凱薩琳的性愛自傳》相媲美。
- Sep 20 Thu 2007 15:14
媲美貓的發情--LP小說選
- Aug 31 Fri 2007 17:20
時間箭
- Aug 07 Tue 2007 11:15
拐彎的夏天
- Jul 24 Tue 2007 11:25
逃(Fuir)
- Jul 17 Tue 2007 13:48
一公克的憂傷
- Jul 09 Mon 2007 17:45
冥王星早餐
在英語文學界中,有許多來自於愛爾蘭的偉大作家,如喬伊斯、蕭伯納、葉慈、貝克特等人。近幾十年來,愛爾蘭又陸續出現了許多優秀作家,其中延續了此一重要傳承並在文壇擁有崇高地位的,就屬─派屈克.馬克白(Patrick McCabe)。
派屈克.馬克白,1955年生於愛爾蘭的莫納罕郡,劇作家暨小說家。他從都柏林的聖派翠克師範學院畢業後,於1980年到倫敦的金石柏日特殊學校教書,早期以童書寫作為主,直到1992年出版《屠夫男孩》才正式投入成人小說的創作,並以此作奠定了他在愛爾蘭文壇的地位。
馬克白的作品在濃厚的故事性之外,含有強烈的意涵與象徵,他的人物大多是社會邊緣人,例如《屠夫男孩》裡面出生低下階層、受盡鄙視的方濟,或是《冥王星早餐》之中那個被母親遺棄、性別錯置的男孩。他們總是處於孤獨、悲傷的境地,但對於生命往往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幽默反應。馬克白的作品就如一些書評家所言:「並非要我們去哀傷苦難、對命運屈膝,而是要去正視生命中的不幸。」
馬克白的文學小說對人性的關懷深刻,他總是不限於固定的創作形式,勇於挑戰多重風格的書寫,至今作品產量雖然不超過十部,但其中所展現的文學精神以及影響力,已將他推至文壇的重量地位。他更被視為自喬伊斯、蕭伯納、葉慈、貝克特這幾位愛爾蘭文藝復興靈魂人物之後,近數十年來最能延續此一榮光的愛爾蘭文壇巨頭。
內容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