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剝削的童年

──如何面對自戀型父母,修復童年創傷,迎向新生

tdv160s.jpg  

 

 

他們是你人生的無底洞。

請你鼓起勇氣說「不」。

 

他們要你唯命是從,隨傳隨到。

他們用「如果你愛我」或「如果你在乎我」等話術,

以及羞愧感和罪惡感來操弄你,壓迫你去做不想做的事。

他們將自己的難受或痛苦都怪到你身上。

他們認為你的存在,就是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

他們是擅於剝削孩子的父母。

 

給那些每逢假日、家庭聚會,就難逃童年羞辱記憶侵擾、飽受煎熬的人。

也給那些冀望自己的委屈、隱忍,能換來父母改變的你。

更給那些與父母不說話,甚至決裂,但心裡仍隱隱痛著的你。

 

10個評估量表,了解自身的傷有多深。

8個肯定金句,重塑自我。

27個修復與療癒練習。

★8大療傷策略,強化自我。

12個感知轉移,逐步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你對以下這些話語很熟悉嗎?在熟悉的同時,又覺得心裡有種刻骨的痛嗎?

‧「為什麼你就是不能把事情做更好(更成功、賺更多錢……)?」

‧「你哥哥(姊姊等兄弟姊妹、認識的鄰居……),都做得到,為什麼你不能像他一樣?」

‧「我不知道該拿你怎麼辦才好。你真是個(麻煩、忘恩負義、難搞)的人。」

‧「你真的無藥可救了。」

 

 

對妮娜‧布朗博士而言,我們每個人身上的創傷,都與早期的人生經驗有關,尤其是會剝削孩子的父母,他們刻薄、貶抑和輕視孩子的言行,是第一刀,在孩子心上留下最初的傷痕。

 

你可能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描述這些情況,或是根本不記得到底發生什麼事。但當你長大,你需要他人不斷關注與讚美你,而如果別人沒有稱讚你,你就覺得他們在挑你缺點、說你不完美,而當你面對挫折或僅是令人惱火的小事,也都會讓你惶恐、不安,你覺得身邊的人無時無刻都在針對著自己、責備著自己、批評著自己,甚至最後,你會告訴自己:「對,我就是一個無藥可救的人……」你將童年時,父母對你的第一刀,再一次揮砍在自己身上。

 

如何擺脫過去的羞辱與傷痛、化解心結、療癒傷口,以及發展自我、接納自我,以抵禦過往父母帶來的創傷,是妮娜‧布朗博士想帶給讀者的,她提出許多循序漸進的評估與練習,另外,她也提醒讀者與父母相處的迷思:

※放下父母能改變的幻想:因為父母覺得你(孩子)才是需要改變的人。

※避免與父母發生衝突:因為所有你表達出來的情緒,都只會讓父母再度攻擊你。

 

父母所帶來難以抹滅的創傷,那些傷痛與怨懟,我們其實有能力去療癒與修復。父母不會改變,但你可以設定界限、重塑自我,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作者簡介:

 

妮娜‧布朗博士(Nina W.Brown

 

教育博士暨美國專業諮商師,同時也是美國老道明大學(Old Dominion University)教育領導與諮商學系的教授和傑出學者,專攻自戀對關係造成的影響。著有《自私的父母》、《自私的同事》、《自私的愛人》和《成為情緒的主人》等七本作品。

 

譯者簡介:

 

郭庭瑄

 

藝術與文字成癮,喜歡天馬行空的想像及在陽光下看書發懶,樂於琢磨小細節、探索新事物。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多部繪本、《帶戈壁回家》、《彼得潘》(首度收錄前傳)、《美女與野獸──魔法書的呼喚》、《原諒他,為什麼這麼難?》等書。

 

 

 

----------------------------------
博客來:
http://t.cn/EGGElfW
金石堂: http://t.cn/EGGEQbK
誠品: http://t.cn/EGGE3at
讀冊: http://t.cn/EGU0FU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quarius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